戴忠群
继2014年“更难就业年”之后,2015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引起了更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不少入学时的热门专业为何没几年竟成了就业冷门?其实,所谓的大学专业“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要理性看待,更要理性选择。
热门不热冂,不要钻牛角尖,要抱着一颗平常心,要放平心态去面对这个问题。六十年代前期,笔者高中毕业时,班里的同学对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冷没多少概念,都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选专业。各自奔赴学校后,刻苦学习,毕业后,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最后也都小有成就。比如,在当时看来生物、考古等都不是什么热门专业,可一位同学考上生物专业,毕业后从事生物工程工作,几经磨砺,最后成了一位企业家;学考古的一位同学,脚踏实地与文物打交道,终在考古界崭露头角。因此,事在人为,不管专业是“冷”是“热”,只要上学时认认真真地学,工作后踏踏实实地干,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70年代后期,一位学生报考医科大学时,曾征求过我的意见,问我什么专业好。我的想法是,爱好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当时大多数学医的人都会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而他喜欢药理专业,因为平时喜欢搞些药材研究,后来他本科毕业后,上了研究生,后又留学海外,成了生物制剂方面的专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些专业现在是“热门”,不一定永远那么“热”,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也不会永远都“冷”下去。要放平心态去选择,不要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再“热”的专业,不思进取也将一无所获;无论专业多“冷”,只要肯下功夫,也定能在业内取得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