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家看电视都看腻了,你还别说,这真人真唱,大伙儿还都喜欢看。表演的人是咱身边人、唱的内容贴近咱老百姓的生活。这样的戏天天演才好呢!”2月24日,薛城区周营镇弯槐树村年逾六旬的范学友老人高兴地说。其实,让范学友老人引以为荣的正是薛城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百场庄户剧团送戏下乡闹新春”活动。
据薛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庄户剧团送戏下乡活动是该区今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之一,从2月4日开始,到3月10日结束,其间将组织全区7个镇街20多个庄户剧团义务送戏下乡演出105场。一道道富有传统和生活味的春节文化大餐,使得文化浸润的羊年春节格外温暖。
近年来,薛城区充分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围绕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挖掘、奚仲造车创新文化发扬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充分结合各村的人文、历史、农业产业等要素,努力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艺”的乡土特色文化。组建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生活活跃、文化影响广泛的民间“草根戏班”。截至目前,薛城区各类庄户剧团已发展到101家,共有56家庄户剧团通过市级等级认定。据了解,薛城区所有的庄户剧团均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活动队伍、演出队伍、管理队伍“三合一”,长期演出活跃在基层农村、社区、工矿、企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为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喜气洋洋的“文化年”,今年初,薛城区制定了《2015年春节期间开展文化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文艺创作人员创编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新节目。围绕唱响农村传统文化,责成区文广新局整理、创新了濒临失传的“人灯舞”、古朴神秘的“骨牌灯舞”、迂回荡肠的“票友京剧”、激情高亢的“高派快书”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春节文化活动的舞台,使它们重新回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原生态的文化项目薪火相传。
“以前没有场地排练,就在自家的院子里练,很不方便。现在政府免费给我们协调排练场地、乐器、服装、道具,文化部门还专门帮剧团搭建演出舞台,这戏我们是越唱越有劲了!”说起政府的扶持,薛城区长青庄户剧团团长董金玉高兴地说。
(记者 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