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5月28日 星期

如何挽救被“遗弃”的荒芜青春


􀴁李记

据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5月26日下午消息,经过警方30小时连续工作,网传视频“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嫌疑人全部落网。

所幸被打的小东,只是皮外伤。但还是让人不由得后怕:如果事发当时3名嫌疑人的拳打脚踢、木棍抽背、石块砸头稍有不慎,小东身上又会发生哪种悲剧?后怕之后更是揪心:据报道,小东自称“我怕他们再来报复我”未敢报警,而面对“右脸颊上有一道约15厘米长的伤痕”、“腹部和背部都布满了红的、紫的、黑的伤痕”的孩子,忙于做玻璃生意“每天要到晚上8点才回家”的父母,对此竟毫不知情。

从报道可知,打人事件中涉及的几人,多是来自打工者家庭:被打者小东今年14岁,“三年级从河南搬过来”,目前在当地读六年级。三名打人者中两人来自河南、一人来自甘肃,分别出生于1999年、1997年,是当地无业人员。据小东表哥称,他和打人者之一郭某曾在北京少林武术学校一起读书,郭某后因常旷课辍学……十四五岁的他们,原本也应该是在中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少年。但是被现实“遗弃”的他们,在无所事事中,选择用打架斗殴、沉迷网络等方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

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对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所能选择的受教育方式,无外乎两种:要么是跟随亲戚、长辈做留守儿童,要么是像小东一样,跟着务工的父母四处漂泊做农民工子弟,频繁地转学就读。留守儿童所受的教育问题多多,已足够压抑沉重;对那些跟随父母“漂若浮萍”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就能接受到像样的教育吗?问题显然也难以乐观。

还以该起事件为例,据小东陈述:打人者之一杨某,“每次见到我就问我‘借’钱,前前后后有三四百,都没有还过,就是‘抢劫’”。而面对孩子“恶劣”的上学环境,小东的父母因为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仅有的教育方式,似乎只是体罚。据小东自述:被打后“不敢让爸妈知道”,原因是“知道了肯定要打我”,“之前在学校调皮打了同学,班主任后来告诉家里,爸妈就罚我跪了一个晚上。”而小东及其父母这样的状况并非特例。从报道中可知,面对记者采访,虽当地多数孩子都认为“打人”不对,但他们已习惯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农民工父母居无定所,在城市间劳顿漂泊,无非是想让孩子生活过得好一点,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不再重复自己的命运。而无数农民工子女失败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被关爱“遗弃”、被教育“放逐”的他们,正在重复着父辈一样荒芜甚至荒诞的青春。而这样的野蛮生长,显然已不仅仅用简单的一句“教育失败”来总结;而多盖几所高质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于解决沉重、庞大的现实问题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在关注小东被打之外,如何行之有效地纾解隐藏其后的社会问题,拯救这些在边缘和底层生存的荒芜青春,相关方面和社会各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