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5月11日是母亲节。互联网上,人们晒出各式各样的“母亲元素”,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和敬意。其中,一则追忆“老妈口头禅”的话题引起广泛热议。“你怎么老是长不大?”“干脆钻电视里得了!”“在外工作不要太累!”“要诚实守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网友晒出的“老妈口头禅”,唠叨中夹带温情、叮嘱中不免担忧、教诲中不乏哲理,引起国人的集体共鸣。
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保姆式的养护程序中,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柔性的姿态,教化并濡染着家庭的风习。在数万网友们晒出的“老妈口头禅”中,妈妈们的“唠叨”最让人印象深刻。所谓印象深刻,是千帆过尽后,才悟出回眸一瞥的温情,而身在其间还是会烦扰。韶华老去,繁杂沉寂,始觉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就像季羡林说的,“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爱之深,责之切。唠叨是母爱的朴实呈现,唠叨更是华夏五千年间的浩荡家风。中国自古有“母仪家风”的说法,好家风是春风化雨的濡染,更是一个时代良善取向的承袭。在母亲的唠叨里,大凡“做事注意点,凡事想开点,困难会慢慢过去”、“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人诚实守信,能吃苦耐劳”等,已经不是具象的叮嘱,而是价值理念的张扬。三五声叮咛,一两句嘱托,时日长久,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养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妈口头禅”里,世人能读懂中国的浩荡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