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A2:要闻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8年5月17日 星期

为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亭区开展全域旅游综述

本报记者 张运永 通讯员 孙海锋 张健

“五一”小长假,山亭区各景区景点持续火爆,抱犊崮、熊耳山、石头部落等景区“人满为患”,水泉中华樱园、徐庄镇葫芦套等乡村旅游景区“人气爆棚”,新建成的玻璃栈道更是人头攒动。“五一”期间,山亭区共接待各地游客30.23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破12.14万。这是山亭发展全域旅游的集中显现。

去年以来,山亭区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推进“全域规划、全业融合、全链提升、全程创新”四项重点,倾力打造“生态山亭·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全区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投入、大发展的发展格局。

谋划大旅游 提升发展新活力

从抱犊崮、熊耳山龙头景区重点开发到“两山两镇一区一园一湿地”综合提升,再到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山亭景区规划完成了从单项到全域的大跳跃,“全域旅游”倒逼山亭旅游资源大整合,加快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崛起。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单单是拿到一块牌子,而是要以创建为抓手,推进全区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山亭区委书记毕志伟如是说。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目标定位和规划引领。山亭区委委托业内权威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建了以“亭台古韵、欧情山城、灵山秀水、林海果园”为主题,以“十字河谷地度假区、城河湿地生态区、崮乡绿道休闲区”三大片区、“两山两镇一区一园一湿地”七大重点项目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叫响“生态山亭·养生福地”旅游品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旅游发展短板。该区新建改造道路860公里,开通了城区至主要景区公交等17条公交线路,沿干线公路设置旅游交通标识牌200余块,构建了畅通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全区222座厕所通过省级验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先后建成银都、格林豪泰峄家人、曼卡金苹果等星级酒店,在统床位发展到4000张以上。

深挖“美丽经济” 提升综合竞争力

2017年4月,徐庄镇葫芦套乡村旅游项目被列入年度省定重点项目。这个兼具山水资源禀赋和红色文化底蕴的小山村,先后打造出葫芦乐园、精品民宿、水街酒店、四季花园等十余个特色休闲游乐景点,乡村游很是红火。

一村一品,村村有特色,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是该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主旨。目前,全区已建成美丽乡村115个,省级旅游强镇9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8个、乡村民宿51家,山东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102家,通过12条“四季游”精品线路串珠成链,构建起串点连线成面的大旅游格局。

节会活动和新闻宣传推介,放大旅游品牌效应。从“有节过节”到“没节办节”,该区积极举办“风情岩马湖·美丽乡村游”、火樱桃、长红枣、洪门葡萄、“生态山亭·养生福地——好客山东首届无人机旅游航拍大赛”等20余个文化旅游节会活动,让农民从最初的单纯卖水果,发展到现在的采摘、休闲、旅游、度假等多元收益模式。旅游宣传策划更是不遗余力,2017年上半年,央视先后4次播发徐庄年货大集、岩马湖风光等新闻报道,社会反响强烈;连续3年在央视《朝闻天下》、山东卫视《新闻联播》投放山亭旅游形象宣传片,有效地提升了山亭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丰富产业内涵 提升旅游大效益

外有景观映衬,内有产业支撑,内外兼修方能释放“1+1>2”的效应。山亭区突出“生态、绿色、健康、养生”主题,积极探索“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烹制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满汉全席”。

“旅游+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转型。依托特色林果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水泉黄桃观光休闲农业、徐庄茂坤生态农业、北庄洪门葡萄等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全区已发展各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3个、省级开心农场13个、省级精品采摘园11个。“旅游+文化”,为旅游植入文化因子。倾力打造了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银光文创园、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青龙山古陶博物馆等景区项目。“旅游+养老”,坚持“医养结合”、“养旅融合”,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路子。银光福源养老中心已建成运营,鲁南生态康养项目等新业态获得省级旅游奖补资金。“旅游+体育”,加快推进抱犊崮户外体闲运动基地建设,梅花山省级山地自行车赛事已成功举办六届,被评为省级自行车比赛训练基地和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