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A1: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7月3日 星期

人文风情为旅游之珠再添异彩
——蚌埠行思

本报记者 刘然

蚌埠,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姨夫的老家是蚌埠,小时候就常听父辈们提起蚌埠,更是羡慕姨弟每年都能坐火车回蚌埠过春节。长大了走南闯北,也途径过蚌埠,但却一直没能一睹她的芳容。6月19日至20日,全国知名媒体蚌埠行暨蚌埠旅游推介会的举办,让我走进蚌埠,感受蚌埠。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又称“珠城”。纵观与枣庄仅二百多公里之遥的蚌埠,其自然条件、气候、物产与枣庄并无太大差异,境内虽有山水风景,却不是名山大川,并非游客旅游的首选之地。然而,蚌埠的旅游产业却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接待入境游8686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外汇收入510万美元,同比增长43.2%;接待国内游人数6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7%;国内旅游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旅游总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50.2%。

媒体宣传、展会交流、项目建设、功能完善、产品开发等诸多因素支撑着蚌埠的旅游产业,而其最能吸引游客眼球的当属蚌埠的风俗文化。与枣庄一样,蚌埠也拥有厚重的人文历史。7300年前的淮河流域人类文化双墩文化遗存,丰富了民族历史;4200年前,大禹治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2200年前,垓下悲歌,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着余音;被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艺术代代传承等,为蚌埠旅游增光添彩。

在蚌埠龙子湖西南岸,占地面积约3000亩,投资36亿元的古民居博览园的建设如火如荼。450栋古民居来自不同地区,是从旧区改造、市政建设的拆迁现场抢救下来的,其中多数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建筑,目前已有400套古民居运抵蚌埠,经过100多名工匠精雕细刻,已累计修复近200套。该项目旨在打造成古民居建设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型、国际化的大型文化旅游区。

不论是古民居博览园,还是蚌埠花鼓灯嘉年华主题乐园、大明文化产业园、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都充分印证了对一座城市来说,文化是其凝聚力、创造力和自信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

2014年蚌埠把打造特色文化名城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此,蚌埠市市长白金明曾谈到,游客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很大程度是被这个城市的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名胜古迹所吸引;客商为什么愿意落户,除了区位、资源优势,还在于这个地方的市场氛围浓,规则意识强,他会把这个地方的诚实守信作为重要选择因素,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氛围。

蚌埠旅游发展中,景点建设、酒店建设、旅行社队伍的壮大、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硬件毋庸置疑,而其更在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林业、农业融合上做文章,充分挖掘“淮河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坚持用文化包装旅游,打响旅游品牌。在游客已看惯了名山大川的今天,文化旅游必将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异彩。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