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找网站看电视聊微信,3岁娃成“手机控”。近日,家住市中区立新小区的市民秦女士3岁多的外孙女竟然拿着手机,打开网站,大模大样地坐在沙发上追起电视剧来。(1月11日《枣庄晚报》)
如今,低头玩手机的不仅是大人,许多孩子也沦为“屏奴”。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已经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2岁以下的孩子主要出现智力、听力、行为等方面的发育迟缓,这些影响有些是后天不可逆的。
不仅如此,大量事实证明,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将大量分散学习的兴奋点和注意力。此外,还会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和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否则,由此带来的危害,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鉴于此,不少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法规,比如,英国政府曾给全国所有中小学寄出一封警示信,指出“儿童大脑16岁前一直处于发育阶段,任何来自辐射的危险都很容易对其造成伤害”,英国教育大臣督促所有中小学校校长,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除非遇到紧急情况;芬兰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违反这一禁令者,将被处以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早在2000年,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出台措施,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韩国法律规定,青少年手机用户要签订一份单独合约,要求他们和父母一起参加手机费用封顶计划,该计划控制青少年手机用户每月使用的手机费用不能超过一定金额。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