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本报)
盼望着,盼望着,从11月24日凌晨开始,我市终于迎来了多年不见的大雪。大雪的降临,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出行的不便。这不,不少单位、小区和商店门口至马路边仍有厚厚的积雪,如不及时清除很容易结冰,会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显然,大雪给我们出了一道考题——降雪后,单位、商家、小区能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拿起扫帚主动扫雪?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古代劝诫人们不要多管闲事的格言。如今看来,摒弃后句,恰恰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付积雪最有效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日益增强,许多本该属于个人做的事都推给了社会。现在,扫除门前积雪更多地成了大家的事情,而非自家的事情。我们经常埋怨物业没及时清理,环卫工人没尽职尽责。然而,这么厚的积雪,单靠物业和环卫工人清扫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在享受越来越多公共福利的同时,却忘了也有扫除门前积雪的义务。
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家应有所担当。与其埋怨积雪的道路难走,不如拿起铁锹、扫帚将门前的积雪清扫干净。试想,如果沿街、沿路的企事业单位、商家,包括城市里的每家每户,都能“各扫门前雪”,那么绝大部分路段的积雪就可以得到及时清理。再加上环卫工人的清扫,整个城市道路的积雪问题就可以很快得到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各扫门前雪”的做法具有积极意义。
人们欣喜地看到,在机关干部、环卫工人和许多临街商户的带动下,有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各扫门前雪”。而有些商铺的“三包”区却依然积雪遍地,无人过问。这些地方也是行人的必经之地,积雪遍地,人们只能小心翼翼。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性化水平,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上,对于诸如降雪这种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更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切实地纳入到城市管理中。为此,北京市市政管理条例规定,社区内的积雪处理实行“门前三包”,适用于小区和商户等,如不履行责任条例,将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济南市城管局成立了“清雪除冰社会联盟”,号召沿街单位和企业“各扫门前雪”,并明确规定,对拒不扫雪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教育乃至处罚。
城市是大家的,环境当然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如果单位、商家、住户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应尽的责任忘在了脑后,那么就会使“门前三包”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其实,“各扫门前雪”执行起来并不难,只要大家稍微勤快一些,沿街单位尽责一些,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加洁净。对单位、商户、住户来说,“各扫门前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美德。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自觉清扫门前雪既是建设文明城市、爱护环境的需要,也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及时清扫积雪,对行人来说出行更方便;对单位来说,员工出入更干净、更便捷;对商户来说,顾客出入干净,自己做生意也方便;对于住户来说,更是举手之劳。
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那么,我们就从各家自扫门前雪开始吧,这样,我们的冬天才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