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雪(本报)
大学本科毕业去养猪或者做仓库管理员如何?近日,在江苏省2016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除了财会、销售、文员、IT等传统岗位外,还来了些新面孔。中粮江苏拿出了30个养猪场的一线岗位来招聘本科生,涉及到喂食、送货、屠宰割肉等琐碎工作。90后会不会干这个?招聘台前,排队的学生不少,男女生都有。
毕业生就业难,这是事实,但这也是指留在大城市难,找“体面”的机关工作,或坐办公室的工作难。如果转变观念,到基层,到一线,找养猪、仓储这类工作,或许就没有那么难了。有人说这不是本专业,是学非所用。其实,大学生在校,学的是知识、见识和能力,是打基础。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更好,不能从事本专业,就得适应工作需要。目前,我国就业的大学生不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占比很高。2008年10月13日,北大毕业生陈生进入养猪行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人称广州“猪肉大王”。最近,新三板挂牌公司天地壹号最近成交价29.57元,按此计算,持有3.287亿股的董事长陈生,身价达到97.2亿元。
大学生就业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与实践脱节,他们在大学生里学的专业知识大多在实践中用不上。学习杀龙的技术很高超,但学会之后是现实中无龙可杀。鉴于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上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主要是课改问题,设置应用类专业,让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据报道,我省将有36所本科院校或将转为应用技术型学校。
下一步,转型高校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力量办好地方或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强调动手能力,转型高校可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业水平;既能服务企业,又能服务社区,是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的人才。这样一来,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又使他们的就业不再困难,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