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邵士营 实习生 种冰雪)近日,家住山亭区冯卯镇寺沟村的马红玉一家着急万分,他年仅11岁的儿子不幸患上了高危型白血病,巨额的医疗费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8月份儿子感到身体不舒服,于是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马先生说。
确诊患病坚强面对
这个11岁的孩子叫马熙龙。暑假期间,马熙龙到马红玉打工的青岛和父亲团聚,不久他便感到身体不适,浑身乏力,食欲不振。8月16日,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检查时,马熙龙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即被医院收治,一住就是2个多月,至今无法出院回家。
据马红玉介绍,在家里,小熙龙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年年都拿回“三好学生”奖状。老师、同学及乡邻们都十分喜欢他。“查出得了白血病,熙龙经常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想去上学,明年就该考初中了。’这时我就对他说:‘孩子,很快,很快病就好了,等治好了你的病你就能去上学了。’”说起小熙龙,他的母亲禁不住流下眼泪。
小熙龙十分懂事,还在上小学的他早早地就体会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的艰辛,虽然每天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他很坚强,在医院做腰穿和骨穿手术时没哭闹过一次。母亲因为看到小熙龙被化疗折磨得不成样子而流下眼泪,小熙龙便经常安慰母亲,让母亲不要哭泣。
好心人伸援手相助
据了解,马熙龙患的是高危型白血病,医院曾下达病危通知书。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目前病情已得到明显好转,但是医疗费也花去了近20万元,家中积蓄用尽,向亲朋好友所借的钱也用光。
治疗期间,医生再三要求小熙龙住在无菌病房预防化疗期间感染发烧,但为了能够节省一点钱,马红玉夫妻只能含泪让小熙龙冒着生命危险过早地转到普通病房。据医生分析,近期小熙龙还要在医院住院化疗3个月以上,前期治疗需要30—50万元,出院后还要维持3年的治疗,总治疗费用需要近百万元,并有需要骨髓移植的可能。
马红玉做的是季节性零工,以在建筑工地干活为主,一个月工资仅八九百元。他的妻子为了照顾小熙龙,也无法工作。为了给小熙龙治病,家中早已一贫如洗,巨额的医疗费让夫妻俩心急如焚。眼看着小熙龙将因为没钱治疗而前功尽弃,社会各界人士献上了他们的爱心。马熙龙所在的小学师生纷纷捐款并打电话问候,马红玉的同学闻讯后慷慨解囊,送来了捐款2100元,他所在的村委会也发动村民捐款11000元。
正是有了大家无私的爱心支持,小熙龙的病情才得以控制,治疗效果一天比一天好。马红玉夫妇十分感谢那些爱心捐款和为小熙龙就医奔走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