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忠群
紧张的高考过后,莘莘学子们如愿进入“放松季”。不少学生放出话,要“狂欢十日,疯玩二十天”,如此“雄心壮志”,也让家长们捏了一把汗。
大考过后,稍事休息一下,调整紧绷的情绪,也在情理之中,但所谓的“疯玩”还是要三思而后行的。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段越要理性和镇定地去面对,才是上策。高考后,理性放松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比单纯的“疯玩”有意思多了?也可以在这段“真空期”内,总结一下,沉淀一下自己,也对未来有个大概的设想,毕竟过不了多久,成绩出来后,还要填报志愿。这可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时候还真容易手足无措。
有句话叫“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告诉我们,在焦急等待成绩的这段期间,除了放松,还要做好多种思想准备,无论成绩如何,那都是过去时了,成绩理想,可以去理想的学府进修,成绩不大理想的,也要放平心态。如果能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人生道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珍惜分分秒秒的时光,才是当代青年应具有的品质,利用大好时光进行“知识营养”的补充、继续攀高的“充电”,也是大考之后理性放松的不错选择。笔者朋友的孩子前些年高考过后,没有选择无休止的“疯玩”,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充电”,自学了大学的相关课程,感觉这个超长假期过得十分充实。当然,笔者绝不是说考后一定要学习,而是希望学子们能找准自己的兴趣点进行理性地放松,而不是毫无目的,为了玩而大玩特玩。因为“疯玩”过后,往往会变得空虚,有虚度光阴之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考之后路漫漫,学子们不妨随心而行,给自己以后的人生留下些真实的回忆,而不是三个月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