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6月10日 星期

心若在梦就在 发挥不佳又何妨


􀴁王立雪(本报)

眼下,高考已成为牵动考生、家长、全社会的“总动员”。高考结束,学子们感觉就像“闯”过了人生一大关。但考过之后,大家心情也不尽相同——考得到好的,春风得意,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发挥不理想的,十分沮丧,有些人甚至因此失去了信心。面对高考失利,一时有这种情绪也在所难免,但切不可长时间沉浸于此。

说到底,高考只不过就是一场全国学子同时进行的一场考试而已,它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必经之路,不是成才的不二法门,更决定不了人生的成败。大学毕业毫无建树的芸芸众生比比皆是;大学毕了业没有工作,在家“啃老”的也不乏其人。所以说,只要有理想、有志气、有行动,干什么都能出类拔萃,大显身手。

如果失败于高考,也绝不能灰心丧气。君不见,你多年积累的知识还在,曾经的意气风发还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有了这些宝贵的东西,高考失败又算什么?高考时发挥失常,和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可以选择复读,从头再来;也可以“曲线救国”,通过考研再“翻身”;还可以选择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途径参加继续教育。

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只念过3个月的小学,不耻下问的习惯还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低能儿。然而,他一生中有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发明。他强烈的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最终取得了成功。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屡次应试皆落第。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继续追逐人生理想,为此,他还自作了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经20年,他终于写成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如果说上述两个人物和我们有些距离的话,那么,60后的马云恐怕大家都很熟悉了吧?他曾3次参加高考,但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更借着这一执着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理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现代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说,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一个有志气的人无论是在如何不利的条件下,都会坚忍不拔,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必将走向辉煌。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