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忠群
近日,“身边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你了解多少”的议论在朋友圈疯传,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怀旧话题。《枣庄晚报》日前报道,在我市街头,就有这么一位修了30多年表的老修表人,他说自己年轻时学了这门手艺,几十年就再也没放下过,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传统手艺也能养家,可惜了。
这位老修表师傅坚持修表30年,真是不简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会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愿意传承下去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不少老手艺甚至走到了“失传”的境地。
很多年轻人总认为这些传统手艺用处不大,有高精尖的技术取而代之,孰不知,这些传统手艺,正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例如,骑着自行车上路,车胎没气了,是不是要找人修一修?好好的手表不走了,是不是要找人看看哪儿坏了?买了一双鞋,没穿几天,“张了嘴”,是不是也要找个修鞋匠给补一补……
可在一些年轻人眼中,学这些传统手艺活有些“跌份儿”,因此,他们大都不愿意干。这种想法是有偏颇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工种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再说,很多传统手艺人,凭借自己的手艺,不但养了家糊了口,还奔了小康。所以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老手艺,要与时俱进地看,更要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老手艺也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