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忠群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提案颇受关注。其中,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减少雾霾的发生是老百姓们普遍关注的议题。
时下,雾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要根治空气污染,留住“蓝天白云”,需要上上下下齐努力,才能奏效。牺牲环境求发展,为创收啥项目都上,长此以往,白云会被吹跑,蓝天也会被染成灰色,那是我们不成了“千古罪人”了吗?趁还来得及的时候,一定要刹住车!
媒体曾报道过的一个小村庄的变迁,值得我们深思——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山美水也美,由于村里不富裕,村里“好心”引进了一家化工企业。企业为了多赚钱,不重视环保,生产时浓烟滚滚,排污时肆意倾倒。眼看着企业发展很快,村里比以前富俗了,村民们的钱包也鼓起来了,可山变黄,水变黑,山青水秀不再有。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这种污染环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企业的污染“气焰”。后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干预下,才取谛了这个污染严重的黑企业,还根据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牵线引进了观光企业,还山村湖光山色本来面目。后来,这个小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老百姓的钱包才真正鼓起来。
这个村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挖到篮子里的不一定都是菜。我们搞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氷平和生活品质。这其中,环境的作用毋庸置疑,它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