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5月20日 星期

“计生捆绑”原来是“利益捆绑”


􀴁敬一山

计生和户籍等进行政策“捆绑”,近年来屡遭舆论诟病,但有些地方的部门为何愿意“捆绑”而共担骂名?江西省修水县提供了一种答案。据《新京报》调查,当地人口计生委为征收社会抚养费,向县公安局支付“赞助”,让公安拒绝给未缴清社会抚养费的超生婴儿上户口。

超生户上交的社会抚养费,竟会被用来“激励”当地公安部门“刁难”其他超生家庭,真是一个荒诞而可悲的利益链条。当下,超生固应交社会抚养费,但不能捆绑孩子的落户、受教育等公民权;而社会抚养费上缴国库,其使用也应依法和透明,不能由征收者擅自向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支付,以换取各种“支持”。

尽管现在当地公安和计生都不承认有明文协议的存在,但多方证据显示,当地公安收受计生系统不少“赞助”。这些钱到底是以什么名义、花在了哪,有关部门必须及时介入调查,给民众一个交代。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当地计生系统。花钱求“捆绑”,除了口头上的“为计生执法保驾护航”之外,还有更大的自利之嫌。当地征收上来的社会抚养费,相当部分成了基层“计生工作经费”。据记者调查,修水县各乡镇计生办每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上缴国库后,现实中一般按80%左右的比例返还。

这些返还的钱,不仅给计生系统工作人员支付较高标准的工作福利,给当地公安“赞助”,还给乡政府“拨款”……近年来,各地社会抚养费去向始终是谜,看完修水县的大致去向,或许有管中窥豹之效。这种做法到底只是个案,还是在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各地想“自证清白”,就要保证社会抚养费信息透明公开。

“计生捆绑”的背后,原来是“利益捆绑”。如此在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中的畸形和“利益捆绑”,与计生国策是相悖的,甚至变相鼓励超生。要打破“计生捆绑”,关键就是要打破潜在的“利益捆绑”。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