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凉,橙汁、奶茶等热饮开始热销。逛街的时候,品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即美味又解渴。但枣城部分小吃摊、餐饮部门、娱乐场所,由工作人员冲泡奶茶也有猫腻。
KTV里要杯奶茶味道淡了
上周五晚上,市中区的小徐和朋友相约去KTV唱歌,因为当天市中区的天气有些冷,小徐便在KTV的饮料区选择了一杯可以由工作人员代为冲泡的奶茶。
当工作人员冲泡的奶茶呈到小徐面前时,和往常一样,小徐习惯性地搅动奶茶杯里的奶茶粉,可是,往常都有一定量的奶茶粉留在杯底,而这杯底部并没有未冲泡开的奶茶粉。起初,小徐以为是KTV的工作人员在冲泡奶茶的时候已经搅拌均匀了,可是当奶茶到达小徐嘴里的时候,小徐感觉有些不对劲。“这KTV里的奶茶看牌子和包装都和超市里的一模一样,按理说,要是按照足量冲泡的话,味道应该差不多。”小徐心想,“前几天,我在超市里就买过一个牌子和规格跟这里一模一样的奶茶,可是为何味道会感觉没有超市里的浓呢?”想想前几天,小徐在超市里买过同种规格又同品牌的奶茶,可是KTV里的奶茶却没有超市里的浓香,小徐越想越不对劲。
“难道是这奶茶有假?”小徐质疑道。为了一辨真假,小徐拿出手机,用手机的二维码程序扫了一下奶茶的二维码,发现KTV里的奶茶并没有假。确定奶茶无质量问题后,小徐便开始思索。“不是有假,就是奶茶材料放得不足量。”考虑了很久,小徐终于找到了更准确的说法。“像这种情况,只有奶茶材料放少了,奶茶才能味道清淡。”小徐说。有了这个想法后,小徐越品尝越觉得有问题,“我仔细品了品,奶茶里的果粒也没有超市里的多,应该只有三粒的样子,可是超市里买的奶茶果粒不会那么少。”根据自己的经历,小徐是越品越觉得这KTV里的奶茶不足量。
花一杯的钱仅买到半杯
根据徐先生的经历,16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枣城的部分小摊贩、KTV等一些出售冲泡奶茶的地方了解到,有些商户在给顾客冲泡奶茶时,往往顾客一个不注意,就会花上一杯奶茶的钱,仅买到半杯的奶茶。
16日下午15时,在市中区新昌批发市场门口,几家出售可冲泡奶茶的商铺和小摊多数都会为顾客提供奶茶冲泡服务,不过如果代为冲泡加上使用他们的热水,顾客要想喝上热腾腾的奶茶还得多交点钱,有的五毛,有的一元。通过记者的观察发现,购买冲泡奶茶的顾客以年轻女士和孩子居多。“天冷,孩子不能喝凉的东西,可是逛街的时候孩子渴了,除了豆浆没有其它热饮料,孩子要,就只好给她买上一杯了。”一位陈姓妈妈正在为孩子购买可冲泡的奶茶。
商户正要给孩子冲泡奶茶的时候,孩子吵着要妈妈陪她去买一旁的冰糖葫芦,拗不过孩子的陈妈妈只好陪着孩子去买糖葫芦。这时,正在为孩子冲泡奶茶的商户看顾客离开了,加快了速度,从身旁拿出半包奶茶来,倒进杯子后再倒上热水。商户的速度之快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看记者有些惊讶,不远处的一商户告诉记者,代替冲泡奶茶时,商户的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了。“有顾客光顾的时候,让他们代为冲泡,顾客如果在他冲泡奶茶的时候离开一小会,就会出现刚才的情况。”不远处的商户说,“平常我们休息的时候,闲着没事干就会无意中发现这类情况,所以说,要想买他们的奶茶,最好在旁边看着他们冲完再离开。”
调查发现,市中区的几家大型KTV饮料区都有奶茶在售,像小徐遇到的可冲泡的奶茶也有售。
曾在KTV工作的小赵表示,他原来工作的地方,为客人冲泡奶茶时,就会少给客人放材料。“反正客人也不知道,奶茶材料放一半,下一个客人再放一半,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卖出去两杯奶茶,就会剩下一包奶茶包,剩下的奶茶包就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了。”小赵说,以前他上班的时候,这种行为都是和以前在那里干的服务员学的。因此,小赵建议,客户如果真的想喝到足量的奶茶,在服务员冲泡时,最好待在旁边,这样能更多的保障消费者权益。 (记者 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