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远
在中国,家有学龄儿童的家长,对校讯通都不会陌生。作为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校讯通会实时下发一些学校通知,如回家作业、放假安排、春游流程,也会告诉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如考试考得好不好,上课表现好不好,作业完成得好不好。但有时候,这样的短信,也会让一些家长很恼火,尤其是当他们的孩子成为“不好”的对象。
校讯通是当今学校、家长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平台。过去老师与家长沟通主要靠家访,那时学生少,居住相对集中,而今班额大,居住分散;班主任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家访;家长呢,也各自早出晚归,忙忙碌碌,老师家访也不一定能找到人。有了校讯通,老师及时把消息发给家长,家长随时可得知孩子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应对,什么事都耽误不了,真的太好了。
好事要办好,真的不容易。既要发挥校讯通及时和家长沟通联系的作用,同时不给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笔者建议,学校和家长应携手同心,做好以下这些。
不要太关注分数。对于小孩子来说,由于种种原因,考试这次好那次差,都是可以理解的。要通过一个月、半学期、一学期,看整体走向。虽然一次考得好,十分可喜,但并不能说明将来及全部。过分强化分数、名次,会催生家长急功近利的唯分数观念。
要多关注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素质修养、道德情操、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和根本。古人所谓“从小看大,三岁至老”,也多指此而已。
要多鼓励,少批评。孩子虽小,自尊心很强,家长就更不用说了。群发的短信,一定是好人好事,每次考试的前10名等。而某生的不良行为或每次考试的后10名,请不要发在校讯通上,要一个一个与家长沟通。这样,家长会十分满意并感激,且积极主动与老师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有了校讯通,发短信也要适可而止。什么时候发,发什么,怎么发,要动脑筋费心思。发少了不好,发多了也不一定受欢迎,既实事求是,又不伤人自尊,家长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让单向通变双向通。目前,家长仅被动地接受老师发来的短信,若积极参与进来,及时将孩子在家的具体表现反馈给老师,老师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以教育,教育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