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A1: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6年9月27日 星期

探寻红色起点 永藏红色记忆
——作家、教授叶永烈专题讲座侧记
左图9月26日,叶永烈教授在枣庄学院签名售书。
右图叶永烈教授对《枣庄日报》给予了祝福和鼓励,并亲笔题写“祝《枣庄日报》越办越好”。 (记者 岳娜 摄)

本报记者 岳娜

“作家更注重细节,通过叶老的讲座可以看出,为了写好专著,他用独特的视角,下苦功夫研究历史,挖掘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潜心自学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听完讲座后市中区委宣传部高焕成说道。9月26日,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叶永烈在枣庄学院作了《红色起点:95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专题讲座。

红色经典追怀峥嵘岁月,抽丝剥茧呈献党史真相。现场记者看到,76岁的叶永烈教授精神抖擞,他把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概括为三句话,用三部纪实长篇描述,称之为“红色三部曲”: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了蒋介石——《毛泽东与蒋介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雷与电的洗礼,早期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保存下了珍贵的星星之火,才成就了后来的燎原之势。

“很早我就阅读叶永烈教授的《红色三部曲》,为那段峥嵘岁月而动容。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对享受着现代幸福生活的我们来说,已难以想象。抚今追昔,红色的起点永远闪耀,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枣庄学院2015级学生张壮壮如是说。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程英告诉记者:“叶永烈教授的讲座,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他写作之前深挖事件经过之人,在他看来,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听了讲座我受益匪浅。”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碳的一家》,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华丽转身》、采访手记《出没风波里》以及《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虽届花甲,叶永烈教授丝毫没有“隐退”享天伦之意。他依然笔耕不辍。截止到2013年10月,他共出版文学著作150余部。

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目海告诉记者,为倡导全民阅读,更好地建设书香校园,有幸邀请到叶永烈教授来作报告,他用翔实的史料深刻而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之初的种种艰辛历程,使我们带着极大的感恩和敬仰的心情探寻我们党的诞生,感人肺腑,又让我们不得不静下来沉思我们党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以及我们为中华民族而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

如何做好建党95周年和党史的宣传报道,枣庄日报社办公室主任孙峰现场提问了叶永烈教授。叶永烈教授认为,党报记者和作家要有自己的鲜明立场,他总结为八个字“史观正确,史实准确”,更重要的是历史观必须正确。要仔细研究重要文件,特别是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决议等,吃透文件,走正路,不要走歪门邪道。叶永烈教授对《枣庄日报》给予了祝福和鼓励,并亲笔题写“祝《枣庄日报》越办越好”。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