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A1: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6年1月27日 星期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转型升级 努力提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我市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李同道李峰蒋英建参加审议 孙欣亮列席

本报济南讯 1月24日至26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枣庄代表团对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守涛,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昌祚,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委员骆宝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同道,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市政协主席蒋英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玲,市政协秘书长于良参加审议。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市委秘书长孙欣亮列席。

李同道在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将认真学习、抓好贯彻,坚持干在当下、成在实处,全力办好枣庄的事情。一是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人才培养引进上下功夫,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二是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城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生活方式生态,保护好枣庄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三是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对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涉及枣庄的重大项目,盯紧不放,一件一件抓落实,扎扎实实把看准的事情干起来;结合枣庄实际,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交通设施项目。四是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综合运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法治的手段,提高精准发力和精准落地水平;以更高的站位谋划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开放“短板”培育成发展亮点。五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对解决中小学“大班额”、棚户区改造等各项惠民实事,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李峰在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具体详实,存在的问题找得准,规划目标和今年工作安排非常符合实际,对枣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一是强化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枣庄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实现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激活民营企业活力,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引进更多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壮大地方金融业。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完善城乡路网,推动枣庄机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庄里水库等建设。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降低户籍门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盘活工业园区低效闲置土地,促进高效利用。(下转A2版)

(上接A1版)五是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掘墨子文化,加快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六是加强民生保障,尤其抓好精准扶贫,今年实现8万人脱贫目标。七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

代表们在审议时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详细总结了过去5年发展成果和工作启示,实事求是指出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任务,准确把握了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点,科学规划了“十三五”时期和2016年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下一步,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域城镇化工作发展。要加大力度治水、治气、治破损山体,做好绿色发展。 (记者 刘振江)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