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存忠
近日,山亭区徐庄镇大李庄村的纪检委员李夫运在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小组长没按法定程序承包果园,立即建议村委将合同废除并重新发包……这是山亭区全面加强农村纪检组织建设后出现的生动画面。
去年12月份,山亭区以村居党支部换届为契机,在全区273个村居党支部中配齐配强了纪检委员,注重加强村居纪检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延伸反腐触角,着力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三级同奏和谐曲
山亭区按照《党章》和我市《关于认真做好“两委”换届选举村级配套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村居纪检委员由政治素质高、思想道德好、立场坚定、诚心为民的人员担任,完善了区、镇、村三级纪检组织,有效消除了农村党内外监督的“盲点”。
今年春天,店子镇龙虎村的纪检委员刘庆利,了解到2014年该村党支部原书记等人采取虚报方式套取小麦种植补贴款,立即向镇纪委反映,镇纪委调查后立即进行了处理。村民孙印光感慨地说:“真没想到纪检委员这么个芝麻官,解决问题还真管用。”
村里的开支合不合理、收入合不合法、村级事务决策实施到不到位,都受村纪检委员的监督,纪检监督网络延伸到了最基层。这样,不仅有利于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将服务延伸到百姓身边,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的深入贯彻实施,较好地遏制了基层腐败行为。
村居委员权力大
山亭区把规范村居纪检委员工作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各村居纪检委员受所在的镇街纪委和村党支部双重领导。定期向镇街纪委汇报工作情况,由镇街纪委负责业务培训;协助本村“两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处理本村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我们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在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及运作方式上规范有序,做到‘五个有’:即有组织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室、文件资料柜等办公设施,有完整的工作记录,有专用的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登记簿、重要信息上报登记簿、讨论处理问题记录簿,有考评奖励办法等。”山亭区纪委负责人介绍说。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为提高村级纪检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山亭区还制定出台了《村级纪检委员述职报告制度》《村级纪检委员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由各镇街每年对村纪检委员工作进行一次考评,对工作成绩显著的进行表彰奖励;并规定其工资享受村相关人员待遇,年度工作考核后,年终一次性兑现发放。
聚力搭建连心桥
纪检委员职务虽小,但贴近群众,说话群众容易理解,村干部也容易接受,从而有效地敞开了政府为民办事的大门,密切了党与群众血肉联系。
目前,全区村级纪检委员共走访群众2300多户,参与村集体民主决策事项400多项,代办群众事项550余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向镇街纪委反馈问题线索30余起,协助镇街纪委办案16件。
过去老百姓认为村级事务是“雾里看花”,暗箱操作,“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现在有纪检委员全程参与村级事务监督,亮了集体的家底,清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心里亮堂了,各种矛盾减少了。村级纪检委员成了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的“探照灯”,反映社情民意的“显示屏”,反映重大社会动态的“预警器”,搭建了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