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争取省级保护补助470万元,用于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国共谈判旧址、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旧址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14处文化遗产入选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名单。
我市积极做好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军门大院抗战旧址、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东堌城遗址等26处申报项目成功入选。同时,大力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拟申请国家保护资金补助,全面启动6处遗址类国家级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目前,龙泉塔防雷、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台儿庄大战旧址、偪阳古城保护总体规划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核。
我市加强“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完成了滕州柴胡店镇葫芦套村和山亭山城街道兴隆庄村两处试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14处文化遗产入选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名单。在可移动文物普查上,我市已采集文物信息15088件(套),登录国家平台14249件(套)。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市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等中小学,向学生们宣传非遗知识和民俗文化。此外,还精心组织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展览、展演、讲座、培训班等20余项活动,26万余人次群众参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共享。
(记者 齐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