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A2:要闻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1月20日 星期

牢记责任克难关 开拓进取奏凯歌
——市国税局服务转型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陈淑萍 通讯员 赵夫威

日前,记者从市国税局获悉:2014年,全市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76.23亿元,同比增长8.16%,增收5.75亿元,税收规模创历史新高,税收增幅排全省(不含青岛)第8位,较上年提升6个位次。

组织收入:克难攻坚探新高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煤炭行业收入大幅下滑、特殊性减收因素较多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国税收入实现逆势增长。

76.23亿元,这一振奋人心的业绩,得益于全市转型发展的红利。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积极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经济总体平稳,结构逐步向好,这给国税收入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市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国税部门工作,在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期,多次专门听取国税工作汇报,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帮助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有效转化为收入。2014年,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国税收入54.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5.63%,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为71.59%,比2010年下降了4.45个百分点。其中,水泥重组成效显著,该行业入库税收6.92亿元,同比增长47.20%,增收2.22亿元;煤化工行业入库税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35.49%,增收2.8亿元,两大行业拉动整体税收增长7.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国税收入21.64亿元,比2010年增长45.53%,增收6.77亿元,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为28.38%,比2010年提高了4.45个百分点。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军说:“两大产业税收总量不断扩大,且第三产业国税收入比重的逐渐提高,充分表明我市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

76.23亿元,这一数字份量沉重,体现了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效。市国税局坚持税收风险所在即堵漏增收所向,把风险点找出来,把任务单派下去,采取差异化、针对性应对手段,减少税收流失。在去年初的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局长孟军果断拍板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做实“一个中心”,市、区两级都组建税收风险管理中心,凡是国税机关发起的管理事项集中归口到税收风险管理中心一个部门统一派送和督办,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统筹领导。坚持“资源统一调配,风险分级应对”,对低风险的纳税人,发出风险提醒告知书,要求纳税人进行自查自纠;设置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对中等风险的纳税人开展专项或重点评估;强化市级一级稽查模式,整合全市稽查力量,握紧拳头,对高风险纳税人进行重点打击。全年共评估入库税款1.83亿元,占全部收入的2.41%,稽查查补入库税收1.79亿元,占全部收入的2.36%。目前,全市五项征管绩效考核指标全部位居全省前列。

76.23亿元,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国税系统的智慧。面对组织收入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市国税局党组一班人始终紧绷组织收入之弦,在组织收入的不同阶段,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分别带队深入基层联系点和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组织收入专题调研,摸清税源,深入分析,科学研判、精心谋划。全市各级国税部门紧紧抓住每一天、盯住每一个税源,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全方位深挖税收潜力。

去年,建立煤化工、炼焦等6大行业管理模型,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仅依托煤化工行业模型,对全市45户重点企业开展专项评估,就评估入库税款2326万元,使该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下转A2版)

(上接A1版)同时,在免抵调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大争取力度,全年累计办理免抵调库3.26亿元,同比增长86.51%,增加1.51亿元,拉动税收增长2.17个百分点。同时,加强欠税分类管理,积极清理陈欠,严防新欠,累计清理欠税2300万元,也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

落实优惠:释放红利促转型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是国税部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不能因为当前组织收入工作的困难,而在兑现税收优惠政策上打折扣。”这是孟军在每次税收收入分析会议上必讲的一句话。去年,全市国税部门累计兑现各项税收优惠15.3亿元,尽最大努力释放税制改革红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助力加油。

抓好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的重头戏,发挥其撬动作用。顺利完成了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电信业两轮营改增扩围工作,并加强风险防控和效应分析,引导企业加快主辅分离步伐。全市新增试点纳税人3585户,营改增税收收入实现2.62亿元,累计减少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税收负担6998.1万元,非试点一般纳税人因抵扣范围扩大,可新增抵扣进项税额2.58亿元。上述共减少纳税人增值税税收负担3.28亿元,实现了试点企业和非试点企业“双受益”,企业税负和办税事宜“双减负”,居民物流和消费成本“双降低”。

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就业群体松绑减负,促其“破茧成蝶”。去年,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由6万元以下扩大到10万元以下,将政策享受范围由查账征收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明确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即时获得优惠,共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4107户,减免所得税500多万元。2014年10月1日,将免征增值税的范围由月销售额2万提高到3万元,减收增值税近1000万元。

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共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4.54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1.05亿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749万元,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创新创造。同时办理出口退(免)税7.41亿元,鼓励外贸企业“漂洋过海”,有力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强化“以税资政”,深入开展税收分析,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成果,先后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做好水泥、轮胎、机床、玻璃等相关行业重组,落实中央深化改革政策以及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情况的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中,《枣庄市“营改增”试点一周年调研分析报告》、《枣庄市煤炭、水泥、煤化工经济税收调研报告》等多篇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真心服务:便民办税送春风

纳税人所盼,税务人所向。市国税系统全面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推出了包含减负、提质和增效的72项措施,让便民办税的和煦春风吹拂枣庄大地、吹进纳税人心里。

减负松绑降负担。全面推行同城通办,统筹安排办税服务厅职能,打破税务分局管辖区域的限制,纳税人可在同一区(市)内选择任一办税厅办理业务。增设延伸办税服务网点9个,逐步实现纳税人办税最远距离不超过15公里,乘车办税行程耗时最多不超过15分钟的“双十五”服务全覆盖。2014年4月1日起,对全市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或享受出口退(免)税的小规模纳税人中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的纳税申报期限由一个月调整为一个季度。实行按季申报后,仅申报主表一项全年累计减少5.74万多次,大大减少了小规模企业办税成本。

提速增效强效能。凡是纳税人发起的依申请事项皆由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完善了一次告知、一次报送、一站受理、一次审批、一窗办结的“五个一”服务。制定9大类120项具体措施,其中下放权限3项,完善措施29项,减少环节14项40个,增加即办事项5项,缩短工作时限36项,简并资料16项20个,办理时限比原来平均缩短40%以上。积极推行“免填单”和“预填单”服务,研究开发《税户综合信息利用系统》,推行征管资料电子化,深化内部信息共享,实现了“一次报送,多次使用,多部门使用”;配备17台自助办税终端(ARM),纳税人可在自助办税终端机上办理纳税申报、发票认证、IC卡抄报,综合涉税服务等业务,实现了24小时无空档服务。全面推行“一机双屏”,为办税服务厅配备153台显示器,全市所有窗口均实现“一机双屏”。积极推行以网上申报缴税、银联POS机刷卡缴税为主体的多种办税方式。引导纳税人使用“网上预申请”,彻底改变了纳税人缴税多头跑的情况,节省了办税成本,提高了办税效率。

管理跟进保权益。落实首问责任制,明确了首问责任人、办理程序、办理标准、沟通协调、后台支撑和责任追究,完善涉税咨询和涉税事项需求、处理、登记、转办、反馈机制,形成了首问负责制完整的程序化链条,真正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果。开通了税企QQ群、税收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交流载体,搭建了税收政策援助中心、效能投诉中心和纳税人之家等平台,管住权力运行,管好涉税风险,管控征纳分歧,主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征纳关系。该局在全市“百千百”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获得综合成绩第一名。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有关做法被总局专题转发,《给纳税人一个家,促服务规范落地》及《创新机制,发扬传统,做好新形势下纳税服务工作》被新华社高管信息转发,分别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省国税局等领导的批示肯定。市国税局党组被省国税局党组推荐为全国税务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先进集体。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