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份,随着一列列精煤火车的陆续外运,标志着新安煤业公司从单纯的混煤销售向精煤、混煤、中煤、煤泥多煤种销售转变的时代已经开启,月增效益达617万元。
今年以来,新安煤业把煤质升级作为矿井增效的重头戏。从“源头管理、过程控制、结果考核”入手,坚持全方位、全流程抓煤质提效益。
该矿狠抓源头管理,把采场对接市场,从“产什么、卖什么”向客户“要什么、产什么”转变,调整采场布局,停止12采区生产,在3煤新增一个不规则工作面,既实现了采区收缩,又实现了提质提量提效。对于采掘工作面生产期间揭露断层等地质构造,视情况确定采取掏矸助采、系统改造等预控措施,每年采面提前掏矸达10万吨以上。
在抓过程控制中,该矿设计了3处井下分矸系统,建设了井下手选矸石系统,矸石经分煤皮带直接进入采空区充填巷道,年均置换煤炭近10万吨,平均源头提质100多大卡,实现了置换、降本、提质一举多得。利用井上下仓储优势,将井下两个煤仓分别确定为备洗仓和销售仓,对过断层、薄煤区段生产的原煤分运到备洗仓,提运至地面全部入洗;对煤质较好的煤炭分运至销售仓,提升至地面直接销售,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注重发挥地面动筛系统、重介浅槽工艺和选煤厂的提质作用,每年可回收煤炭近5000吨,年入洗原煤达240万吨。
该矿从差异化考核激励入手,实行两条线煤质激励考核制度。一是对区队实行按质计价制度,设立了月度煤质考核基准线,将煤质与区队、员工工资挂钩,实行台阶式重奖重罚。二是对科室管理人员层面实行煤质全面关联挂钩,提质重奖,劣质重罚。同时,成立了煤质管控工作组,坚持做到煤质问题分析不过天、追究不手软,直至追溯处罚至分管领导,有效确保了煤质稳定。
(李全强 刘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