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滕州市农业局了解到,2014年,滕州市获得2013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此荣誉为国家农业部对在2013年发展粮食生产中成绩突出的33个市(盟)和213个县(市、区、旗、场)所授予。
据了解,近年来,滕州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粮食播种面积169.04万亩,粮食总产89.05万吨、单产526.8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滕州市坚持基本农田“五不准”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90%以上。坚持农业项目优先向粮食主产镇安排,落实粮食补贴政策,通过“一卡通”把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2014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良种等补贴资金1.35亿元。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高产创建、玉米机收还田、病虫害防治和政策性保险等进行补助,调动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为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余期次,培训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培训农民6万人次以上。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项目,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主导产业,确定14个主导品种,组装配套18项主推技术;组建专家组,招聘100名技术指导员,遴选1000名科技示范户。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完成推广面积240万亩,合计节本增收1.08亿元。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建立专业化统防组织240余个;高标准建设滕州市农作物病虫预警中心;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50%以上,被列入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百个创建县(市)之一。
为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培创高产典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综合协调、资金筹措和技术指导等。实行领导小组包镇、专家组包村、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的工作机制。2014年重点在12个粮食主产镇实施了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项目,建设了15个万亩示范方,承担实施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小麦、玉米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为777.6公斤和1016.81公斤。
同时,为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推行“龙头+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畜禽加工、农产品流通四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9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85家,其中种植业410家,新组建万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有力促进了粮食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约记者 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