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

让招生在“阳光”下进行
——我市教育系统违规择校专项整治活动纪事

记者 刘明 通讯员 胡乐彪

“听说今年立新小学没有择校的了,不知是真是假?”“真的!不属于范围的托关系、走门子也不行了。”日前,记者在市立新小学门前采访,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议论起新学期招生的事,对今年“阳光”招生,遏止择校的举措点赞。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居民子女渴望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由于往年盛行“择校风”,城区学校生源急剧膨胀,导致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城区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有人责怪教育管理部门“控择”不力;也有人抱怨招生不讲原则。择校,已经成为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的违规择校问题, 市教育局立说立改,开展了义务教育违规择校专项整治活动。

从5月16日开始,市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择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并专门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暨违规择校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招生过程中,各区(市)通过采取公开学校招生范围、严格控制招生计划、禁止招生乱收费、实行小学升初中电子化分送、实行招生情况上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更加规范。同时,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19所,增加教室361间,大大扩增了城区教育资源,基本满足了城区居民子女享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市教育局一位资深人士表示,从择校到择班,甚至择老师,家长不惜气力,无外乎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本来不超过50人的教室里,却挤进了70多人,最多时达到80余人。”在立新小学工作30多年的王老师痛心地说:“学生多了,我们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学生驼背。但是,安全系数和教育质量却令人担忧。”今年,由于实行“零择校”,市立新小学一年级新生班额由往年的七八十人缩减到不足六十五人。校长李敬表示:“将严格落实划片招生政策,让招生在‘阳光’下进行,不让大班额现象重演。”

择校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使得部分农村户籍学生回原户口所在地就读初中的现象越发显现。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回民小学等户口原在西王庄乡、税郭镇的毕业生,回原籍就读初中的就有近200人,农村初中学校重新红火起来,流失学生较往年减少明显。

控制择校,表明了政府对特权的零容忍。如今,我市各项招生政策越来越公开、透明,“以权择校、以钱择校”已行不通。控制择校就像一缕清风,促进了教育的风清气正,提升了教育形象,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推动了我市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