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滕州讯 滕州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7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今年以来,滕州市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
据了解,到2020年滕州市将对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5%以上。为实现这一红线目标,滕州市建立了水资源保护机制,强化水环境监控治理,划分了31片水功能区,从严核定纳污容量,对排污量超标区域,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并设立140个监测点定期监测水位水质;投资680万元建成了具备106项指标检测能力、全省县级一流的水质检测站,购置了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对饮用水源地、重点河库及企业退水24小时监控,目前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60%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滕州市将利用好境外客水,加快实施南水北调水源、积极争取南四湖水源调配水工程,实现年调水1.3亿立方米,为工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水源保障。同时加快中水回用,强化节水改造管理,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示范区,年可节约农业用水6000万立方米。
(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