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读枣庄城际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8年7月11日 星期

我市发现一枚日本军邮明信片
图案画面所绘为铁道游击队诞生地陈庄

枣庄市文史专家徐向东辗转多地,收藏了一枚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军人实寄的明信片,上面绘有枣庄铁道游击队诞生地陈庄,有力见证了日军侵华的历史罪证。

■图案画面所绘是枣庄市陈庄

日本军邮明信片图案画面,是作者根据当时日本国内掌握在华日军媒体资料,欲表达枣庄铁道游击队在当时日本军人的监管下,对位于陈庄南面、“洋行”西面忙于补路、修路的景况,右上角印有“铁道队活跃”。

在国家邮政局2005年发行的《铁道游击队诞生地——枣庄市中区陈庄》普通邮资明信片、《我们的老枣庄图片展》P14及《老枣庄纪事·续》P194“我军在鲁南伏击日寇时的情景”一图知:图片远景草房、树木、地坡等标识物,均似描述陈庄;薛枣铁路唯有陈庄一村离铁道最近,陈庄既是铁道游击队诞生地,也是战事要点,“血染洋行”人员出没即在此村庄。更为重要的是,此枚明信片收藏者是我市文史专家徐向东,于49年前来到枣庄,从事铁路发送矿山煤炭工作,并参与建设陈庄近之“五道”“六道”及磅房等设施。从媒体报道的历史图片中可知,当年侵华日军记者亲拍“铁道游击队”队员特意错给信号,使对开两辆火车相撞。可知,此军用明信片彩图,所绘是枣庄市陈庄无疑。

此枚日本军邮明信片字面,翻译如下:大日本帝国滋贺县野洲郡宁山町南敏雄样(发信地址及发信人)、中支派遣军竹条(诚)部队气付冈田(虎)部队青山队本部吉积健(收信地址及收信人),明信片内容:“在新年到来之际,送上衷心问候并致以健康和吉祥。面对当前时局望进一步努力奋斗,期待顺利折回。昭和十五年元旦。拜首。”

■战时军邮明信片见证了历史

上世纪,在战争中或非常时期,军邮明信片的发行范围、发行方式、发行数量均有特殊性,因而给集邮者带来收藏契机。这枚在战火硝烟中实寄的军邮明信片更为难得!据考证,这是目前国内所见、涉及到山东省枣庄市有关内容最早的一枚军邮明信片(另一枚是峄县西门外)。

此片在日本印刷,规格为141mm×91mm,图案画面139mm×88mm,由日本陆军恤兵部发行,共同印刷株式会社印刷。明信片的正面印有“军事邮便”字样,还加盖了矩形“检阅济”红色印章。可见当时这枚小小的军邮明信片是经过多次审查、阅检盖章才发出的。昭和是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时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昭和时代前期,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黑暗道路。

昭和十五年(1940年),正是铁道游击队活跃的年份。此片是此时从日本寄来,几经流转,呈现在眼前。拂去岁月的风尘,打开历史的篇章,悲痛和惨烈依然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1938年3月,日本铁蹄踏入枣庄,杀人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北沙河、龙头惨案等。一支由煤矿、铁路工人自发而立的打日本鬼子小队,在斗杀日本倭寇中结伴而生,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与鬼子巧妙对战,成立了铁道游击队。初期曾由苏鲁支队领导,1939年冬,杜季伟来到枣庄任铁道游击队政委,洪振海任大队长,王志胜任副大队长,下有队员11名,只有一支短枪,其余多为大刀片。开始是秘密活动,隐蔽在枣庄火车站北侧的陈庄,借开炭厂为掩护,秘密发动工人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打击汉奸。这些铁道游击队队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都会扒飞驰的火车,有的还能开火车、做司炉和扳道岔等。陈庄是铁道游击队的诞生地、发源地。铁道游击队第一起大的战斗—夜袭洋行,就是在陈庄火车站南面发生的,这可能也使鬼子注意了“铁道游击队”,以及这枚明信片彩画的缘由。(记者 杨军 通讯员 徐向东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355013 QQ:79172695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