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特约记者 金亮)在滕州市善南街道高庄村,有一位八旬老人杨孝义,自1971年开始,他每年都会用相机记录家乡的点滴变化。40多年来,共拍摄了万余幅关于滕州各个时期风土民情的作品。近日,杨老从这万余幅作品中精选出近200张照片在家中举办摄影展,供市民欣赏。
“在岁月溅起的浪花里,闪现着各条战线拼搏奋斗的身影,他们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但却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而我只是用手中的相机,把这些不可再现的音容笑貌,定格在自己的相册中。”初见杨孝义老人时,他这样说道。
杨孝义老人19岁时,被分配到滕州文化馆从事宣传和群众文化工作,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摄影。后来,杨孝义老人又被调到宁夏黄河青铜峡水电部三局党委宣传部工作,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前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董为昆,这使得他的摄影技术大有长进。
1971年,阔别家乡多年的杨孝义老人再次被调回到滕州文化馆,此时他对摄影的认识早已今非昔比,于是便想到,“为何不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下家乡的变化呢?”打那以后,杨孝义老人便在工作之余开始了拍摄,这一拍就是四十多年。
退休后,杨孝义老人更是闲不住,他整天拿着相机走街串巷,记录着家乡一天天的变化。后来,年纪大了视力有所减退,但是他依然坚持拍照,同时还把照片发给周围的人欣赏。
“这是与持枪暴徒英勇搏斗,身中数枪后依然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英雄储蓄员何大美。这是当年在全国各地纷纷学习的榜样,全国劳动模范王文全。这是旋转接头的发明、制造和命名者张家鑫。这是建国后龙泉塔第一次修缮前,周围还都是麦地时与修缮之后的对比照。”说起展出的照片,杨孝义老人如数家珍,仿佛通过眼前的一张张照片,又将他带回到那段岁月。
自从杨孝义老人在家中办起摄影展后,前来参观的人特别多,大家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杨老爷子是我们村居里的名人,摄影非常出色。在他们那个年代,学习摄影的很少见,而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高庄村居民郭玉沛说。
“拍照片纯属个人爱好。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知道过去的事情,所以我想把自己多年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老照片了解历史。”杨孝义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