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中区的蔡先生有个三个月大的儿子,自出生的第二天便被检查出肠旋转不良,已做过4次手术,如今,情况仍不容乐观。“孩子出生三个多月了,一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没有回过家,真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回家呀。”蔡先生叹着气说。
据了解,蔡先生的儿子名叫蔡钰研,小钰研出生的第二天被诊断出肠旋转不良。“医生表示需要立即手术,儿子在出生第八天便接受了手术,没想到术后第十天,孩子开始出现肠粘连性梗阻。我们将他转入山东省立医院,在该院又做了两次手术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蔡先生说。
小钰研的妈妈葛女士表示,小钰研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禁食,出生时六斤四两,现在还有五斤多,瘦得皮包骨头。
如今,小钰研转入了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诊断是巨结肠,建议尽快手术。“虽然儿子已经在上海的医院动完手术,但还是吃什么吐什么。医生检查得知孩子的肾是‘马蹄肾’,和常人不太一样,几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肾衰竭,需要做透析维持。”蔡先生说。
据蔡先生介绍,由于医院病房晚上只允许一个大人陪护,他便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这边消费高东西贵,妻子产后恢复需要补充营养。我每次出去买吃的,她都会跟我争着去,就怕我给她买价格高的东西,她想把钱省下来全部用到儿子身上。”说到这,蔡先生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采访中,葛女士告诉记者,“我丈夫是个司机,我在家照顾孩子,他的工资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开销,平时也没什么积蓄。给孩子治病已经花了20多万,现在每天要花费5000多元,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借的。在这还要特别感谢孩子爸爸的朋友,他们汇来的钱让我们维持到现在。”
小钰研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鉴于孩子目前的情况,只能待在重症监护室,以便随时观察。
据了解,蔡先生还有一个三岁大的女儿,名叫笑笑。因为弟弟住院需要照顾,笑笑在家由奶奶带着。笑笑从未和弟弟见过面,她每天都会问奶奶:“弟弟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回家?”而奶奶总是偷偷抹着眼泪告诉她,“快了,快了。”
“虽然手术费还没凑够,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孩子,我们会坚持为他治疗,让笑笑能早点见到弟弟,一家能够团圆。”蔡先生说。
(记者 邵士营 实习生 种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