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寇光)记者在26日的调查中发现,市面上的仿瓷餐具鱼龙混杂,一些“三无”仿瓷餐具常常混入小餐馆,而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中的地位相当尴尬。
与传统瓷类餐具相比,仿瓷餐具美观不怕摔,而尿素甲醛树脂仿瓷餐具耐温只有80℃左右,超过此温度就会释放出甲醛。
“仿瓷的餐具好呀,不贵又不怕摔,像我们店里碗碟比较多,忙起来很容易摔到地上,这时候仿瓷餐具耐摔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吉品街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说。
有消费者坦言,有时在使用餐馆提供的仿瓷餐具时,常常会有异味出现,尤其是在高温下,异味更加明显。有的仿瓷餐具掉色明显,表面粗糙,消费者怀疑是部分餐馆为了节省成本购买的劣质产品。
2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市中区青檀路上的一家批发市场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仿瓷餐具,与超市有所不同的是,这些仿瓷餐具大多没有相关的生产信息,连生产厂家的名字都找不到,表面略显粗糙,与超市所售仿瓷餐具的手感有明显的出入。
从事厨房用品批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仿瓷餐具是由密胺树脂,又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作的。它是用三聚氰胺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在高温下黏合,形成热固化树脂。合格的密胺餐具是安全的,即使是在120℃的沸水之中,依然成分稳定,因此可以放心使用。但是一些不法企业使用价格低廉的尿素和甲醛混合制成尿素甲醛树脂,这类假仿瓷餐具耐温只有80℃左右,超过此温度就会释放出更多甲醛。
“选购上就要特别注意,除了要到正规的商店和大型超市购买以外,还要注意产品是否有生产信息、耐高温和QS标识,使用时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食物,特别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仿瓷餐具中用微波炉加热,防止释放出有毒物质。”张先生表示,对于“不明身份”的仿瓷餐具,可以把仿瓷餐具放在沸水中煮较长时间,如果在煮的过程中餐具出现发白、发涩、起泡、开裂以及有刺激性气味等现象,就说明餐具质量有问题,尽量不要再使用了。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这类“三无”仿瓷餐具处于“三不管”的状态。食药监部门只负责要求所有餐饮行业对非一次性餐具必须进行消毒再使用,其购买的餐具是否有标识或合格并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工商部门则是对市场销售的仿瓷餐具进行监管,对于已经在餐馆内使用的,质量如何并不负责监管。质监部门对进入市场后的仿瓷餐具也无监管职责,这就造成监管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