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寇光)自10月1日起新《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该法规明确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记者19日调查发现,新规实施已半月多,网络购物平台“三无”自制食品仍热销。
现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越发热闹了起来。私房烘焙蛋糕、无添加剂饼干、秘制小菜,货真价实的土特产等,想吃什么在微信里喊一声,很快就会有对应的食品出现在你的眼前,这种借用网络平台出售的自制食品确实方便。“我平时喜欢刷微博和朋友圈,有时候看到有用的信息也会跟对方联系。”家住市中区文化路的小刘表示,对于喜欢吃的他来说,朋友圈里的各种自制美食也是他购买食品的渠道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刘看新闻得知现在网上售卖自制食品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了。从此,小刘在网上购买自制食品时都会询问对方,是否办理了生产许可证。然而令小刘郁闷的是,在询问了多家自制生产食品的销售商后,只有少数销售商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大多数销售商仍然是我行我素。
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网络自制食品销售商没有办理生产许可证,有的销售商在面对询问是否有生产许可证时,竟然回应称,如果有证那还叫自制食品吗?至于是否会办理生产许可证,多数自制美食的店铺老板表示,会考虑办理。那么如果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自制食品时,发现对方没有生产许可证购买的食品又出了质量问题时,应该怎么维权呢?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今后消费者网购的食品有问题,在无法找到经营者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先赔偿,不但可以要求赔偿食品本身的价钱,还可以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