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有度


􀴁石平(本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笔者想起了坐BRT的一段经历来,车辆行驶到某站点,一对母子走进车内,孩子大概四五岁,一上来就冲着坐在座位上的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嚷嚷:“我要坐座位!我要坐座位!”连喊几声后,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起身让座,孩子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高兴得手舞足蹈,站在一旁的母亲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见此情景,另一位老人也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别的孩子,笔者闲话了一句“孩子不能这么宠”,众人闻毕一笑置之。

其实,比上述事情更不像话的还有。据媒体报道,民警例行道路安检,打开一车辆后备厢吓了一大跳:一位老太太居然蜷缩着蹲在里面。民警当即将车上所有人员分离控制,询问后得知,车上的夫妇和年约4岁的男孩分别是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和孙子。老太太告诉民警,今年刚用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这辆SUV。几天前,儿子一家从江西开车到武汉游玩,自己同车一路照顾孙子。孙子在车上犯困,嫌车里太挤不能躺倒,儿子便让老太太蹲到后备厢里,给孙子腾出后排座位睡觉。令民警唏嘘不已的是,生怕儿子遭到处罚的老太太不断向民警求情:“后备厢里蛮好、蛮舒服,可别为难我的伢。”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太太的行为真是让人既无奈又心疼。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有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说法。但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物就会向反方向发展。“爱幼”也是这个道理。据悉,《悦读》网站教育频道中,一篇名为《世界各国溺爱孩子排行榜》的文章显示,中国家庭溺爱孩子的情况居全球榜首!中国的孩子被称为“小皇帝”就是最好的注脚。对于这个排行,确实让人震惊,也发人深省。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孰不知,如果这种爱变成了过分的溺爱,那么,爱孩子就会变成害孩子!经常给孩子特殊照顾,时时以孩子为“圆心”, 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任凭其生活懒散没规律,事事包办代替,随时把孩子留在身边护着,孩子哭闹就会哄骗迁就,犯了错也会无原则袒护……这些场景人们都不会陌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车,开上社会这条高速公路,必然翻车。因为人的能力形成最终表现为自我主张和自我控制两个方面。被过度溺爱的孩子无法建立正常的自我控制能力,将来进入社会连起码的社会抑制反射都无法建立。不会与人相处、不能遵守社会规则、没有执行力……导致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这就是老百姓讲的:“惯子如杀子”。

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三岁和七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键点,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是长大后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七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是否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虽跨越40年的时间和环境的巨大改变,儿童时期的个性心理品质仍追随其一生。孩子不懂事,做大人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孩子在溺爱中长大,收获的只能是痛苦的人生。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