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苏羽 刘豹)在枣庄学院9号楼前有一位修鞋大叔老张,他在枣庄学院从事修鞋、修包已经29年了,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每天出摊。别看老张的修理铺只有两平方米,用他的话说:“我就是用这两平方为学院的学生提供最不起眼的服务。”
老张全名张同富,今年68岁,郭村人,中等身材,肤色黝黑,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据了解,从1987年起老张就开始到枣庄学院为学生提供修理方面的服务。凡是在老张这儿修理过东西的同学都亲切地喊他为张师傅。据老张介绍,他没有什么文化,从小就跟一位修鞋的老师傅学习修鞋技艺,出师后,背起修鞋箱来到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们补鞋、配钥匙、修理箱包。
一台压线机,一个货架,就是老张用的家伙式。据在老张摊位上修理过皮鞋的学生小李介绍,老张为人实在,性格随和,见人总是面带笑容。不论谁来修鞋,他都有礼貌地让他们先坐下。老张干起活来认真细致,从不遗漏每个细节,修完的鞋都会擦得干干净净。有些学生由于上课时间紧,早晨把鞋放在这儿,告诉老张晚上七点左右才能来取,老张就等到七点多才能回家。“我也是他的常客,有什么活都找他干,有时候零星活他就不要钱了,这让我很不好意思。老张总说,他没有太高成本,只是举手之劳。由于老张人品好,手艺好,学生们需要缝缝补补的都去找他。”小李说。
“最近几年的生意不好干啊。”老张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学生用起东西不像以前了。以前雨伞、书包等坏了会拿来修理,现在很多都是坏了就买新的。有个学生崭新的书包背带开了线,其实缝几下就跟新的一样,可偏偏就不想要了,一问原因才知道是因为样式过时了。
说起为什么选择在大学里摆摊,老张说:“我做的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但就是想为学生奉献点爱心。在学院里,我见过不少特困家庭连供孩子上学都费劲,给他们省几元钱,孩子就能买几只笔、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