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雪(本报)
2015年9月18日,浙江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5级新生操练“匕首操”。这是该校首次在军训中引入“匕首操”。只见学生们手持明晃晃的匕首在一招一式地做着动作,但不是让人觉得很“酷”,而是让人觉得“悬”。
学校进行军训的意义在于,锻炼学生体魄,磨炼学生意志,让他们有组织性、纪律性。而不在于掌握一门防身术,或者搏斗术,何况短短的时间也很难达到目的。匕首属于管制刀具,是一把“双刃剑”,虽能防身,也更能危害别人的安全。最高人民法院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67起校园刑事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故意伤害成为主要类型,个个案例更让人触目惊心。这“匕首操”难保不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暴力思维。
近日,关于军训的新闻不少:前两天,一则名为“周虎振检阅河北科技学院2015级新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校长乘“阅兵车”检阅行为是否应该取消,一度引发热议。8月19日 南京六合区一高中新生因为忍受不了军训苦累,报警求助。8月24日,湖南省黄仓中学,一教官与一女生开玩笑,引发误会,随后教官体罚该班学生,晚上全体教官都喝了酒,由带队教官领头,暴打该班男生,班主任制止遭阻拦,打电话叫救护车时又被打晕。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多名大一女生因为军训期间寝室卫生没搞好,内务不达标,被教官处罚躺在沥青跑道上,身上裹着棉被,接受太阳的照晒和两千余名同学的围观。还有教官和学生谈恋爱……关于军训的新闻俯拾皆是。
军训能锻炼青少年的意志与体魄,能给他们的成长提供营养,留下难得的记忆。同时,军训能够锻炼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提高纪律观念,严格的训练还能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也讲求高强度的军事化训练,但他们毕竟不是军人,也不是少林武僧,短时间的军训也达不到舞枪弄棒的水平。所以说,学校在选择军训内容时,应该更加谨慎,尽量避免华而不实的招数,否则可能弄巧成拙。要科学的、人性化的训练,而不是过分的、痛苦的、灾难的训练,不是让他们经受“炼狱”之苦,更不是给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带来心理阴影。
军训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这才是军训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