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枣庄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9月10日 星期

“补丁”教师 破茧成蝶

经常带学生回家,在路上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
把反思和不足写下来,贴到床头,每日警醒自己。
讲课风趣幽默,富有激情,孩子们爱听,听得也认真。
经常加班到深夜。
无论备课,还是演讲,女儿都是她的忠实听众。
十几年积累的书和读书笔记、教学笔记等,书橱已经装不下了。

从“职专生”到“补丁”教师,再到省级特级教师,16年的努力和汗水,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呈现在邢静面前……

刚毕业时,邢静被分配到一个乡镇的中心小学教书。那会儿,她最怕的就是别人问她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因为“八千生”的调侃让她抬不起头,不要说和现在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相比,就是和当时的师范生作比较也让她感到难堪。

邢静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节音乐课上,一名六年级学生大声嚷嚷:“你还不如我们以前的音乐老师好!”她的脑袋一下子就大了,下课后躲在教室门口抹眼泪:连孩子都管不了,还算什么老师?那段时间,像是神经过敏似的,她总认为大家在私下议论她。痛苦使她陷入了思考:难道就这样下去吗?真的要输给自己吗?

为了琢磨孩子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和他们亲近。邢静和他们一起踢足球、做游戏;闲暇时和他们一起唱歌、弹琴。渐渐地,她的多才多艺令孩子们佩服起来。令她没想到的是,那一年,不少学生把她写进了作文里以表达对其的喜爱之情,这是她第一次尝到当老师的幸福。

因为学校教学的需要,音乐、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传统文化……只要同事请假了,邢静就要顶上去代课。在别人眼中,她一直是个“补丁”教师,哪儿有需要,她就得去哪儿。

2007年,邢静开始带数学课。面对一年级的数学题,那些看似简单的加减法,让她无从下手,她的情绪又低落起来。两周后,教研组长的狠批,给了她教训,也给了她前进的动力。从那以后,她像赶场子似的,白天到处去听公开课,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晚上回家继续钻研从图书馆里搬来的厚厚的参考书,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

为了让课堂充满激情,她把平时的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还反复练习语速、语调及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她说,自己不聪明,所以,要做一个勤奋的人。

凭着对教学的热情和一股子干劲儿,十几本专业书、读书笔记、几万字的教学反思,逐渐堆满了邢静的案头。一年下来,她的教学成绩跃居级部榜首,她的课也获得了其他老师的肯定,数学课更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

邢静知道,想当好老师,仅有中专的文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200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成为一名专科毕业生。专科毕业后,已怀有8个月身孕的她,又加班加点地学习,硬是通过一年的本科课程学习,在2004年12月拿到了本科毕业证。

以前一年级数学都教不好的邢静,如今在峄城区匡衡小学带六年级的数学课,成绩还总是名列前茅。为了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她自费订阅了多种教育杂志,不断学习、积累,再将心得成果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几年下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成堆的荣誉证书里有她的峄城区中青年专家证书,有峄城区六星级人才证书、市教学能手证书、枣庄创新型教师证书,还有枣庄名师证书、山东省特级教师证书……

面对台下几百名参选省特级教师的同行,邢静说,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我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坚持和耐力,多了一些热爱和勤奋!

(记者 孙慧英 通讯员 孙晋之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