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8月26日 星期

“食安枣庄”要众议,更要共同努力


􀴁石平(本报)

《枣庄晚报》日前报道,市政协食品安全管理调研组日前就食品安全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征集意见包括7个问题:枣庄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如何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如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如何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如何解决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如何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水平,以及其他建议。

应该说,食品安全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的7个问题设计得都很好,众议想法也不错。

十年前,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产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研究,商务部也在2011年公布了《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在10个有条件的城市建设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形成流通节点信息互联互通的流通信息和责任追溯链条。但事实上,这个指导意见通知只是针对有条件的城市,并不是全国统一的硬性规定,不具有市场监管的法规效力。

在发达国家,食品源头的强制性追溯制度已相当完备。法国兰吉斯批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批发市场,其销售的肉类都有标签,注明从屠宰到上市流通各环节的信息,一头牲畜的信息甚至可追溯到“奶奶辈”。与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生产不同,我国分散化经营非常普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采集的难度。全国大约有50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其中70%是小企业,食品供应链条极为分散,流通组织化、包装化程度不高,生产溯源体系尚未成立综合平台,导致消费者查询难。此外,缺乏基本的检测检验和贮藏保鲜设施、结算交易信息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导致食品安全制度落实难的因素之一。为此,专家建议,应将食品全流程与物联网感知仪捆绑,对产地、品种、供应商、运输等情况动态监控,通过网络平台的数据管理中心实时更新上报,保证所有流程有据可查。

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应提供覆盖全流程、全方位的信息资料和强制性监督手段。源头追踪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保护,一旦出错有据可查、及时治理,难归难,这个方向是对的,应当坚持,更要不懈努力。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贯彻中央精神,我市以“食安枣庄”建设为统领,以开展“食品安全能力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市场流通、餐饮服务、重点品种监管,应该说行动很快,措施也比较得力。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当然少不了百姓的参与,这不,市政协食品安全管理调研组已就食品安全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愿大家畅所欲言,言之有物,愿有关部门乘此“东风”,将“食安枣庄”真正落到实处。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