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枣庄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8月26日 星期
与实际菜价有差距 市民质疑真实性
采集区域差异 “网络菜价”仅供参考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确实方便了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得知周围市场的菜价是多少。然而近日也有市民反映,称菜价与网络上公布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甚至相差一倍多。市中区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网络菜价仅为指导参考价格,存在偏差实属正常。

网络部分蔬菜差价过大

为了方便消费者了解蔬菜的价格走势,部分网站都推出了“每日菜价”的栏目。然而记者在24日的调查中却发现,这些网站上面的菜价与实际市场菜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的差距之大竟然可以达到一倍之多!

在一家我市当地网站上,每样蔬菜都标注了最低价和最高价,然后将不同监测点的价格一并标出,最后一栏还有一个平均价格。随后记者将该网站上的菜价记录下来,并来到了市中区龙头市场内一一对比,发现在记者所记录的十种蔬菜价格中,竟然只有一种蔬菜的价格是与之相符的。

这十种蔬菜价格分别为(注:前面的价格为网站统计价格,后面价格为市场实际菜价,单位均为“元/500克”):洋葱1.4元与1.8元;土豆1.4元与1.5元;山药4元与4元;黄瓜1.7元与2元;西红柿2.3元与2.5元;芹菜1.8元与3.5元;茄子1.5元与2.5元;大白菜1.1元与1.5元;卷心菜2元与1元;辣椒3.2元与2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十组菜价中只有山药的价格两者是一样的,其他价格之间均有差距,差距最大的卷心菜和芹菜甚至相差了一倍。

市民质疑网络菜价真实性

“明明在网上看的芹菜是1.8块钱一斤,可到了市场一问价,竟然卖我3.5块钱一斤,这不是坑我么?害得我还为此和小贩吵了一架,说他故意抬高价格。”家住市中区龙头路上的郭女士表示,近段时间她学会了上网,知道网上有公布菜价的网站,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市场的菜价。可经过对比后郭女士发现,每次在网上看到的菜价与实际买菜时的价格并不一样,让她感到疑惑。

郭女士表示,起初她以为是市场的小商贩故意抬高价格,然而当她问了很多商贩后,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差距。“是不是网站上的价格过期了呀,不过我看后面的更新日期都是最新的呀,那为什么价格会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呢?”郭女士说。

区域、渠道、时间不同导致价格有差异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造成了两者价格出现误差呢?记者咨询了市中区物价局的张先生。张先生表示,部分网络菜价与实际菜价出现差距属于正常现象。

张先生表示,误差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网络菜价是将我市多个市场的零售价综合评价后才向社会公布的,而记者在市场所采集的价格,仅代表某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因所处区域、市场不同,市民消费水平的差异等,使得价格相差较大。其次,张先生还表示,由于每个商贩的进货渠道不一,因此即使是同一种蔬菜,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价格。还有一点是因为监测时间和消费者购买时间会有一个时间差,比如上午和下午的菜价肯定是有些差距的。种种因素之下,才导致了如今官方价格与实际菜价之间存在着差距。

张先生告诉记者,所谓的网络菜价,其实就是一个指导参考的价格。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信息平台,可以根据价格总体走势,来及时适度调节种植,引导种植户合理种植。摊贩、市场管理者也可据此掌握采购情况。

(记者 寇光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