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午12时,市民手捧鲜花在京福高速路枣庄出口处,热烈欢迎来自赴缅甸抗洪救灾的张勇、姜建军、刘浪。他们无私无畏的英雄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人们。
据了解,今年8月,缅甸遭受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水灾,中国蓝天救援队应中国—缅甸友好协会、缅甸—中国友好协会、北京缅华联谊会邀请赴缅甸参与人道主义救援。
赴缅的32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分为三组,分别前往受灾严重的伊洛瓦底省兴德达、英格布地区和若开邦的实兑地区开展救援。为帮助缅甸救灾,蓝天救援队分两批入缅,首批10名队员8月2日集结并于4日中午抵达缅甸;第二批22名队员在8日抵达。救援队兵分三路,分别在英戈布、兴实达和实兑三个重灾区开展行动。
在赴缅的32名蓝天救援队队员中有3名是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他们分别是张勇,38岁,枣庄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的工程师;姜建军,53岁,枣庄市立医院骨科主任;刘浪,40岁,个体户。他们都是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
8月2日,姜建军接到中国蓝天救援队总部紧急救援命令,立即订购了8月3日济南至昆明的机票,2小时整备完成后,便于当晚乘坐高铁赶到济南,翌日凌晨乘坐济南至昆明的航班赶到昆明,顺利与队友会合,参加了第一梯队入缅进行特大洪灾救援。8月5日,姜建军与队友赶往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若开邦的崩那绢展开救援。他们到达灾区后,立即乘橡皮舟到灾区的村落排查和搜救,冒着高温每天行程四五十公里,排查四五个村落。
姜建军是骨科主任,他在救援中不仅参加排查和搜救的任务,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为灾民治病,救治伤员。和其他队员一样,姜建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救治伤病员百余人次。
8月7日,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张勇、刘浪接到中国蓝天救援队总队的命令,他们与第二批其他20名队员一起,于8日到达缅甸南部的重灾区之一伊洛瓦底英格布地区。他们的任务是搜救失踪者,转移受困人员和发放救灾物资等。张勇、刘浪到救灾地区以后就和其他队员一块乘坐冲锋舟在茫茫大水中,搜救失踪者、转移受困人员,他们冒着38℃的高温,每天在水中行驶四五十公里,转移被困在水中的老人及儿童。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活动,加上高温和阳光紫外线的辐射和暴晒,张勇和刘浪的皮肤都脱落一层皮。
“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深感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身在异国他乡,我们想到的就只有救人。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我们感到光荣。”张勇说。近日,张勇、姜建军、刘浪及蓝天救援队的其他队员完成了在缅甸的救援任务,他们的突出表现受到缅甸人民的赞扬。缅甸总统曾经两次接见中国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即将回国时,他们受到了中国驻缅甸大使的接见及设宴款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张勇、姜建军、刘浪等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发扬了人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增进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特约记者 侯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