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份子钱’转到对方账户。”近日,市民小沈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事实上这是一个只有三个人组成的群,除了小沈之外群里的成员还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大学同学和她的准老公,每天傍晚小沈会准时向群里投送两个红包,再辅以小游戏,三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据小沈介绍,现在很多同学、同事、朋友结婚,她因为有事到不了婚礼现场,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而她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初第一次接触支付宝转账随份子时还有些惊讶,总觉得怪怪的,第一次尝试用微信红包随份子,还担心朋友不能接受,谁知朋友却告诉她,一直以来自己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当初我们结婚的时候也就四个人电子转账随份子,现在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收到的一万一千八百六十八元的份子钱当中,有八千二百六十八的份子钱是通过支付宝支付或者微信红包的方式转账过来的,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学会‘偷懒’了。”刚刚给孩子办完“满月酒”的尤先生介绍,“事实上我们都能理解,毕竟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喜事’变成别人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因为距离远或者时间原因无法到场的朋友基本上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既省时又省事,也不用担心因为异地转账而有额外费用的支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电子转“红包”以其方便、快捷、没有附加费用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市民温女士最近“抢”到一个微信红包,刚开始温女士以为是单位的同事开开玩笑,活跃活跃微信群里的气氛,可不承想一打开她竟发现了包有六百“大洋”的“红包”,正当温女士琢磨着是哪个“土豪”发错了“红包”砸到了自己头上时,大学同学打来电话说“份子钱”已经通过“红包”发给她了,温女士这才意识到并不是哪个粗心的“土豪”发错了红包,而是大学同学因为到不了婚礼现场,便将份子钱转到了微信红包。
“像我这样,经常平时上班比较忙,一些同事、同学都距离较远,如果都要‘亲自’到场,恐怕真是负担了,我认为大家彼此都是很熟悉的人,怎么‘随礼’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心诚即可,只要方便怎么都行。”对于电子转账“份子钱”一事,市民周先生坚决赞成,“就拿我一个上海的朋友结婚来说,我记得很清楚,一开始,我也考虑过用微信转账将份子钱转给新人,但感觉不好意思便亲自到场,后来我一细算,在路上的花费远远比‘份子钱’多,实在不划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将礼钱转给亲友,在他们眼中,传统的红包随礼似乎已经“OUT”了。
(记者 张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