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军 孙明春 孔浩 特约记者 沙朝佩 文/图
1938年7、8月间,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率省委机关大部及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南下滕峄边,支援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1总队反击顽军申宪武部,期间省委机关先后进驻冯卯、善堌、西集(均属今山亭区),并在那里指导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对敌斗争,推动了该地区的革命进程。7月13日,记者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前刘庄、善堌等村,探访那段波澜壮阔、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的成立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的前身是1927年6月在济南成立的中共山东省委。省委先后迁至泰安、蒙阴、费县等地。
1932年,隶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枣庄特委,在枣庄中兴煤矿发动工人,举行争里工、外工平等分“花红”的罢工斗争,特委书记田卫东、副书记郑乃序被捕牺牲。之后,山东省委、江苏省委先后派人来枣庄恢复党组织,但都因白色恐怖非常严重而无法立足被迫返回。10月,徐州特委又派郭子化以行医为掩护来枣庄恢复党组织,不久后成立了中共枣庄矿区工作委员会,郭子化任书记。
1933年4至7月,徐州各级党组织相继遭到破坏,徐州特委书记冷启英被捕,自此,郭子化失掉了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郭子化等人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工作拓展到苏鲁边区,并于1935年2月成立了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郭子化任书记。特委开辟了抱犊崮山区党的工作,成立了大北庄、徐庄、高桥、大炉等革命基点。
1936年1月,郭子化与中共西北特支取得联系,并得到支持,特委工作发展到豫皖边区。同年12月,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改称“苏鲁豫皖边区临时特委”。
经过西北特支介绍,郭子化又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1937年2月,郭子化赴延安向中央汇报边区特委的工作,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并正式批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隶属河南省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委在各县成立了抗日武装。1938年5月,特委领导在峄县墓山成立了第5战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以下简称“义勇总队”)。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20日,毛泽东派张经武、郭洪涛率干部进入山东发展游击战争。下旬,根据八路军准备向苏鲁豫皖边区挺进的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辖区域包括黄河以南的山东全境和原归河南省管理的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区域。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成立和其工作成就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边区省委书记由刚任山东省委书记不久的郭洪涛改任。
边区特委领导反顽斗争
新建立的义勇总队成为苏鲁豫皖边区抗日的骨干力量,为边区开展抗日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38年6月,边区特委在抱犊崮以西的峄县北部和滕县东部广大地区建立滕峄边县,开展抗日根据地建设。义勇总队进驻滕(县)峄(县)边后,在整编训练部队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不断发展队伍力量,破袭临(城)枣(庄)铁路、津浦铁路,袭扰日军。
6月下旬,驻滕县东部冯卯(今属枣庄山亭区)的国民党游击第7纵队司令申宪武(申从周)趁义勇总队主力第3大队赴峄县南部开展抗日活动总队力量薄弱之机,纠集邹、滕、峄、费四县的地方顽军密谋吃掉义勇总队。申宪武率3000余人南下羊庄,围歼驻南塘的义勇队。边区特委获悉这一情报后,立即调集队伍迎战,由总队长张光中协助上级派来的红军干部童陆生全权指挥战斗。因各路部队迅速集结,密切配合,出敌不意,经4昼夜将集结在羊庄、庄里、北塘一带的申宪武部击溃,并争取朱锡海中队投诚,取得了反顽作战的初步胜利,申宪武率残部逃回老巢冯卯、东江一带。
边区特委和义勇总队释放了申宪武部全部被俘人员,如数回还了缴获的枪支弹药,希望申宪武改变反共立场。但申宪武不久又聚集起上千人马,凭东江之险,固守待机。另外,峄县、滕县等地的地主、土匪武装和部分土顽势力,见马卫民、申宪武部先后被义勇总队消灭或击溃,既怕又恨,为保存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沆瀣一气,在申宪武的暗中串通下,纷纷向边区特委和义勇总队驻地逼近,形成四面包围之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特委决定向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请求增援,于是派遣义勇总队政治部主任王见新北上求援。
郭洪涛率部队南下支援义勇总队
郭洪涛在听取了王见新求援汇报后,决定率部队南下支援义勇总队,探索开辟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途径,处理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划归边区省委领导事宜。7月中旬,郭洪涛率领省委机关大部和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第2、3团一个营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由费县仲村(今属平邑县)出发,经两天一夜急行军到达滕东冯卯、高庄附近,与义勇总队会师,研究了作战部署,随即向申宪武部发起进攻。经7昼夜20余次战斗,先后攻克申部驻地冯卯、高庄等村,毙顽军200余人,俘15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4支队阵亡10人,副司令赵杰和2团1营营长封振武等30余人负伤。
战斗胜利后,省委进驻冯卯,对逃来冯卯的40多户富绅进行抄家,并没收其细软财款。几天后,省委又率4支队官兵和军政干校学员来到善堌,省委驻进善堌的夏家大院。
历史上,夏家是善堌一带有名的大财主,土地数千亩,房舍百余间,但在清末家道中落,部分房产已经变卖附近的王家。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设在雪上灵芝寺,学校与苏鲁豫皖边区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后随之开学。
进攻申宪武的老巢冯卯取得胜利后,国民党滕县县长周侗对边区省委表现出明显的积极合作态度。看到当前的有利形势,郭洪涛决定将省委留在滕峄边,开展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建设。8月2日,他向毛泽东、刘少奇发去电报,汇报支援义勇总队围剿申宪武取得的战绩及苏鲁豫皖边区抗日的好局面。但事情并没有向郭洪涛想象的好方向发展。
回师鲁中创建抗日根据地
8月中旬,郭洪涛决定进攻申顽羽翼东江刘广田部。此时国民党复兴社分子秦启荣和土顽纷纷联合起来,对省委、特委及其所属队伍形成一个很大的包围圈,各地的顽固地主武装也在步步紧逼,4支队和义勇总队武器弹药供应更加困难,伤员也不断增加,甚至部队给养也面临困难。省委见形势不利,决定返回鲁中。
郭洪涛率省委机关、4支队和干校向鲁中转移,在转移至费县八里沟时遭到土顽的伏击,后经与山东省第三行政区保安司令张里元商洽借路,队伍才得以顺利到达鲁中沂水一带。
特委决定和义勇总队迅即撤离滕峄边,向群众基础较好的抱犊崮东部山区大炉一带转移。转移大炉后,边区省委决定撤销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成立鲁南、湖西、苏皖三个特委,郭子化调任边区省委统战部长。
1938年9月,经边区省委批准,义勇总队改称“临沂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直辖4团”。此后,鲁南特委和直辖4团在抱犊崮东部山区艰难地开始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为后来八路军第115师挺进抱犊崮山区、创建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而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则在同年10月改称“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
77年过去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山亭(滕峄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将永载史册,但教训也值得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