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本报)
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和创业板之父的成思危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他的很多观点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代大师星辰陨落,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无不为中国失去一位执着而敢于直言的学者而悲痛!
成思危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父亲送给他的四个字——自强不息;他继承了父亲作为报人的脾气秉性——敢讲话,说真话;成思危名如其人,时时居安思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于心”的人生格言。
著名经济学博士马光远作为成思危的学生在会议文章中说:“在学术研究方面,先生要求我们做学问一定要严谨。他鼓励我们大胆研究,但要求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带有任何利益色彩去发表观点。有一次,我就一些教授联名上书要求救股市的事进行批评,被批评者公开扬言要找先生。先生第一时间见到我,对我表示支持,他认为我发表的观点没有错,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很多人经常会看到,我和成先生在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一些问题上观点并不一致,先生对此不仅不介意,而且一直鼓励我‘爱吾师,更爱真理’。成先生鼓励我们讲真话。”
由此,笔者想到了匈牙利裔美国著名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先生的那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很显然,对瞭望者来说,重要的是有一双能洞察时代风云变幻的慧眼。“眼光”不过是一种比喻罢了,“眼光”的背后,反映的是媒体的洞察力、识别力和判断力,归根到底还是思维能力。
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新媒体透明公开,有助于维护个人权利,提升社会公平正义,并期盼新媒体能促进传统媒体“说真话”。有受访者说:“我觉得新媒体透明度比较高,有时候把社会的不公正一面揭露出来了。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做得好。我们老百姓只希望媒体说真话,真实地报道。”还有受访者说:“我觉得新闻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新媒体在公正公平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总体来说,受访者期盼新媒体能像太阳一样把一切照亮,让大家听清楚、看明白,不仅在民间发挥作用,也把政府机关摊在阳光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香港商界领袖、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曾表示,“爱国”就是要讲真话、做实事,对国家有贡献。成思危也说过,“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审慎的乐观主义者”,要“多研究少开口,多学习少应酬,多办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要“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
成先生的这些话和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异曲同工。只有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