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读枣庄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6月17日 星期
下地干活就是锻炼 村民意识有误区
农村健身器材荒废太可惜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农村体育设施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然而记者在14日的调查中却发现,多数农村健身器材区或荒废,或沦为晾晒场地,根本没有达到健身的目的。

不是晒被就是晾麦子 农村健身区多数荒废

近年来,在全市各农村社区陆续安装了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的添置,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也给农民提供了休闲场所。那么这些农村健身器材的使用情况又是怎样呢?14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13日下午,记者在薛城区枣曹路附近的一个村子看到,在广阔的健身区内,安装有骑马机、空中转轮、双人漫步机、单人扭腰器、室外跑步机、平衡滚筒等健身器材。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这里健身器材不少,但并没有一名村民在这里健身锻炼。不仅如此,健身区内的空地上还铺上了一层层的小麦,很明显,这里已变成了晒麦场。

“别说现在了,平时也没多少人来这儿锻炼,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晒麦子了,反正也没别的地方晒。”正在健身区晒麦的村民王先生说。

而后记者在薛城区山官线附近的一个村子里看到,这里的健身器材虽然也不少,但上面都顶着一个个被褥,全是“蒙面”状态,看来附近村民是把这里当成了晒被的好地方。

“这两天阳光充足,把被褥拿出来晒晒挺好的。”正在晾晒被褥的苏女士说。

记者还发现有的农村健身器材由于安装时间较长,已出现损坏,可即使没有损坏的健身器材,附近村民也极少来此锻炼身体。

劳动就是健身 农民健身意识差

既然设立了相应的健身器材和健身区,那么便是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为何村民们却对此无动于衷呢?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与农民健身意识较差脱不了干系。

“平时要到地里干活,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劳动,这不就是健身吗,为何还要去健身器材上练呢?”薛城区陶庄镇徐村村民徐先生认为。他表示,干了一天的活,回到家后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锻炼身体了。

徐先生告诉记者,就拿这阵子小麦成熟期来说,每天一大早就要到田地里收割小麦,收割完的小麦还要找地方晾晒,还要把麦秸和麦子分离,这些活一个人根本干不完,有时就算是全家总动员,也只是勉强能忙过来,更别提去健身了。

“不是我吹牛,健身还没我去地里多干几次活有用呢?要说锻炼,庄稼活可是够锻炼人的了,一般人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而健身又不能贴补家用,去地里干活多少还能赚一些,哪个合算一目了然。”薛城区种庄村村民种先生表示。

“夏天这么热在家坐着不动都出汗,更别说出去锻炼了。冬天这么冷,健身器材都是金属的,摸一下透心凉,好半天暖和不过来,谁会去锻炼。”种先生说。(记者 寇光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