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刘豹 摄影报道)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市中区光明路部分路段上的公交站点既没有候车亭也没有公交站台,只有孤零零的一块站牌栽在地上,甚至有些站牌竖立在绿化带中,候车市民只能站在烈日下等车,同时因为站牌在绿化带内,有些地方乘客只能站在马路上等车,特别是夏季,这样的露天站牌能否换成候车亭或者站台成为乘客最期盼的事。
根据反映,记者前往光明东路调查了解,9日上午,在光明东路BRT换乘中心附近,枣庄客运换乘中心对面就竖立着一块站牌,站牌锈迹斑斑,上面的字也已经无法辨认,站牌周围并没有其他标志,除了没有乘客等车休息的地方,乘客上车还算比较方便。在东郊小区门口记者又见到了另一个类似的站牌,与上一个站牌不同的是,该站牌“站”在路边绿化带内,边上仅有条容一人通过的小路,站牌显示该站为东郊小区站,途经的公交车有11路、17路、29路等。几位等公交车的老年人,分别站在绿化带的两侧,这两侧分别属于道路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无论站在非机动车道还是机动车道上,都会影响两条道路上的车辆通行。“没办法,站台好久就存在了,但一直没有安装座椅,我们这些人等车也只能站着,或者坐在路沿石上,年轻人还好说,像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路沿石也不能坐,因为他们坐下就起不来。”市民孙先生说,附近小区的老年人都对周边站牌的情况很了解,很多人出门等车时都会自带一个马扎。“马路对面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也没有候车亭或站台。仅一个牌子立在马路边,现在是夏季,气温越来越高,烈日下候车,无疑是一种煎熬。”
一路前行,记者又来到光明路建设路小学站,在该处记者看到更加过分的一幕,公交站牌完全立在绿化带内,而绿化带内的冬青郁郁葱葱,如果在该处等车,必须要站在光明路的机动车道上,如果在非机动车道上,你需要绕过绿化带内的冬青,或者从这些冬青上越过。记者在该处看到,两个等车的市民都是站在机动车道上。然而此处不远有一个BRT站台,中间的BRT站台已经将原先三车道的道路变成了两车道,再加上市民等公交占去了一条车道,使这儿的道路变得拥堵。“很宽的马路到这儿就变窄了,有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就像这个站牌,完全可以往西挪一挪,建一个站台,既方便市民等车,也缓解交通压力。”而就在马路对面,正在等车的孙女士正抱着孙子,坐在路边小树下的路沿石上,额头上挂满了汗珠,“天太热,大人倒还好一点,孩子生病了,尽量别让晒着。”
随后记者先后又在光明路市立医院南门、光明广场等公交站点也看到了一个牌子竖在地上代替站台的情况。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几处站点能否加个“遮阳棚”安装等待座椅,成为附近居民殷切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