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枣庄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6月3日 星期
多年悉心照料饮食起居
百岁翁乐给七旬老伴当“拐棍”

贾桂平老人和老伴一起看家人的照片 ▶

一位百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发不白,爱养花,还将患有白内障等疾病的老伴照顾得无微不至。近日,带着好奇和感动,记者走进了台儿庄区泥沟镇洪庄村百岁老人贾桂平的家。

走进贾桂平老人家的院落,院内栽植了桃树、石榴等果树,桃树上挂满了果实,石榴树开着红艳的花朵,一盆盆的海棠、芦荟等摆放整齐,小院内绿意盎然,彰显出老人对花木的喜爱。屋内,贾桂平老人和老伴王兰英相对而坐,现在已是夏天,可屋里却生着煤炉,贾桂平老人的双膝紧靠着煤炉。

贾桂平老人生于1913年4月7日,老伴王兰英生于1938年6月20日,对于这段相差25岁的姻缘,王兰英老人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贾桂平姊妹较多,家境十分贫穷,到了结婚年龄却一直找不到对象。在双方父母的包办下,时年十多岁的她嫁给了贾桂平。结婚时,贾桂平的两个姐姐给他们送来了一床花被,另外两个姐姐送来了一张板儿床。婚后,王兰英才知道贾桂平比自己大了25岁。

现如今,王兰英老人身患白内障、胃炎、肺炎等疾病,只能拿着高腿板凳当作拐棍走路,平时都是坐在屋内的沙发上,老人说自己已有两年多没有走出家门了;而贾桂平老人虽已过百岁,却眼不花,耳不聋,仅双膝有伤病,身体还算硬朗,最令我们奇怪的是老人几乎没有白头发。

“现在我的双膝经常疼,尤其是阴天下雨的时候,烤着炉火能好受些。刚解放时,生产队组织我们去挖河沟,刚过完年去的,快收麦子才回来,正月河里都还结着冰,我们从河底往河岸抬泥土,膝盖就是那时候冻伤的。”提起膝盖上的伤,贾桂平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家里小孩多,吃不上,喝不上,从小我就给人家放牛,割草。只不过,我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我是老小,都很疼我,家里的农活都不让我干。二十四五岁时,村里的保长来家说日本鬼子要来了,告诉我们准备点粮饭,赶紧去逃荒。父母赶紧蒸点窝窝头,带着我们一起往东南方向逃。路上正走着,突然头顶上飞来三架日本人的飞机,我们这些人也不知道抱头卧倒,幸好飞机飞过去了,没有往下扔炸弹。逃到台儿庄以南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国民党的军队……后来逃荒回家,家里都是炮弹炸的坑,还有用门板搭的战壕。我家西边还有条铁路,被鬼子占领着,日本鬼子让村里的保长安排每三里路得有一个人看护铁路,遇到情况就敲锣或烧柴草把……”由于时间久远和记忆力的衰退,战争年代的事在贾桂平老人的记忆中慢慢淡去。

贾桂平和王兰英夫妻现已四世同堂,他们共生育了五个子女,大儿子今年60多岁。贾桂平老人特别喜欢吃大米饭,老人说要是能上南方去打工多好,天天能吃上大米饭。老人对保健知识有些研究,他一辈子很少喝酒,现在每天最多抽两支烟,不吃肉食,也从不吃外面买来的水饺,想吃了都是让家人包素馅的水饺吃。

贾桂平老人自年轻就喜欢养花种果,现家里种着海棠、芦荟、吊兰等花草,庭院里栽植了桃树、石榴、香椿等果木。老人每天的起居很有规律,他每天早晨7点多起床,洗漱后做饭,待老伴起床后一起吃饭,到晚上11点左右休息。他特别喜欢看新闻联播,每天晚上都看。年近八旬的王兰英都是拄着板凳挪步,而贾桂平老人行走则是依靠双拐。每次老伴去厕所的时候,贾桂平都要拄着双拐给老伴当“拐棍”,他让老伴扶着自己的肩膀,以防摔倒。

贾桂平老人的儿女们都十分孝顺,女儿们给他买来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煤炭等,儿子们常给送来粮食、糕点,孙子们一早一晚来给爷爷奶奶生炉子、打水。老人特别爱干净,虽年事已高,仍旧自己洗衣服。他用女儿给买的洗衣机,把自己和老伴儿的衣服洗得非常干净,在他们身上闻不到一丝的异味。

“要是在旧社会,我们这样的哪还有人管,现在政府每年还给送来好几千块钱,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来看望我,送米送面的,真比以前好一百倍,这样的好日子,我真没有过够,我还想再活十年八年的,好好享受这样的好生活!”贾桂平老人虽已102岁高龄,可他的心里依然期盼明日的幸福生活。

(记者 岳娜 通讯员 刘凤琦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