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枣庄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4月24日 星期

90后 “妈妈”

给孩子喂起饭来,90后“妈妈”们像模像样。
姑娘们喜欢把孩子打扮得美美的。
天气好的时候,“妈妈”们就会把孩子抱出来晒太阳。
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带孩子的体会。
“妈妈”们整天都围着孩子转,喂饭、洗衣服、洗澡,每天的康复训练更是必不可少。
有了精心的照料,孩子们每天都能按时起床、吃饭、洗澡,生活过得很有规律。

在市儿童福利院里,有一群90后的姑娘们,她们没结婚,就提前当上了“妈妈”。无论是大中专毕业,还是本科毕业,也无论是新晋“辣妈”,还是“3年级妈妈”,她们个个对孩子如数家珍。

1992年出生的程娟,在去年11月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上,选择了到市儿童福利院工作。她说,第一次看到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她的心被“揪”得难受极了。从那一天起,她就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些孩子,也爱上了这份工作。

没过几天,一个2岁的小男孩突然开口叫了她一声妈妈,程娟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没有羞涩,也没多想什么,她一把把孩子搂在了怀里,搂得紧紧的。“他们就是我的孩子。”程娟坚定地说,每次出差,她都是牵肠挂肚的,怕孩子不好好吃饭,怕孩子想她,怕孩子生病……现在,她的三四个孩子中有一个正在北京接受治疗,一提起这个孩子,她就抑制不住想念和担心的泪水。

王倩也是90后,去年10月来到福利院工作。她和姐妹们一样是个软心肠,不能看到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她照顾的孩子中有一个叫钱建志的男孩,只有8个月大,孩子每次见到她就会张开双手要抱抱。王倩说这时候她就感觉特别幸福,只想把孩子们都照顾得好好的,让他们快快乐乐地长大。

看着福利院里的残疾孩子,王倩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为什么不讲究优生优育?这些无辜的孩子太让人心疼了……”王倩说,她现在成了亲朋圈里的优生优育“宣传员”,不管走到哪儿,她谈及最多的总是福利院的孩子们。

“我在福利院里工作了快3年了。”还不到23岁的杨金燕说,卫校毕业在妇保院儿童重病监护室实习的时候,她看到病房里的孩子总觉得很心疼。来到福利院看着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她的心里就更难受了。虽然没结婚,但她护理的几个孩子都叫她妈妈。“别看这些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你给他多少爱,他都能称得分毫不差。”杨金燕说,她每天都要给婴儿喂奶粉,给幼儿喂饭,还要给他们洗衣服、换尿布、洗澡,更要带着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像真正的妈妈一样整天围着孩子们转。

王玖是一个温顺乖巧的女孩儿,21岁那年进入福利院工作。在家,她是父母的宝贝,在福利院里,孩子们就成了她的宝贝。她说,这些特殊的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和他们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表情。王玖要轮流在每一个楼层工作一个月,福利院3层楼里所有的孩子都认识她,她也能把这100多个孩子的名字都叫上来。她说,是孩子们的纯真吸引了她,是这里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制度留住了她,把青春献给孩子们,她觉得值。

看着这群姑娘们尽心尽力地照顾福利院的孩子们,市儿童福利院的金院长说,让儿童福利院成为孤残儿童的摇篮,这十几名90后“妈妈”功不可没。

(记者 孙慧英 实习生 王娟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