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张琛)22日,记者从省环保厅官网获悉,1—3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90μg/m3,同比改善17.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56μg/m3,同比改善11.4%;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66μg/m3,同比改善20.5%;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49μg/m3,同比改善7.5%;“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44.1天,同比增加了6.2天;重污染天数平均为10.5天,同比减少9.1天。按照《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第一季度,省级财政向17市发放生态补偿资金6406.5万元,济南市排名第一,获得554万元,我市获得422万元。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能见度≥10公里)最多的是威海,为81天,最少的是德州,为25天;同比增加最多的是东营,增加17天,同比减少最多的是青岛,减少4天。重污染(AQI﹥200)天数最少的是烟台、威海,为2天,最多的是德州,为22天;同比减少最多的是滨州,减少16天,威海市同比持平。
细颗粒物(PM2.5)浓度最低的是威海,为45μg/m3,最高的是菏泽,为121μg/m3;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滨州,为24.6%。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最低的是威海,为83μg/m3,最高的是枣庄、菏泽,为199μg/m3;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济宁,为17.9%。二氧化硫(SO2)浓度最低的是威海,为22μg/m3,最高的是淄博,为112μg/m3;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威海,为37.1%,同比恶化幅度最大的是滨州,为-13.6%。二氧化氮(NO2)浓度最低的是威海,为28μg/m3,最高的是淄博,为64μg/m3;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枣庄,为19.2%,威海同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