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4月2日 星期

足球岂能替代其他体育项目


􀴁王立雪(本报)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对于其中的重头戏——校园足球,不少地方和学校都积极响应,但一些苗头也随之出现,那便是用足球项目替代了原有的其他体育项目。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近日明确表示,开展足球活动,绝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了,而只是让足球起到一个引领表率作用。

《方案》将足球改革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意味着中国足球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改革。这次足球改革方案,14次提到了校园足球,明确要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基础性工程。方案指出,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在5000多所的基础上,2025年要达到5万所,校园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前,我们只重视精英培养,而不重视校园足球的普及,导致足球人口匮乏,影响了我国足球的发展。现在,我们开始重视足球发展,但又不能只发展足球,而忽略了其他体育项目。

其实,体育项目种类很多,有游戏、体操、田径、球类、武术、国防体育、水上、冰雪和其他等等,从功能上也可分为强身祛病、提高素质和运动竞赛两大类。不能因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就废除其他体育项目,特别是一些特色学校的特色项目还要发扬光大。单就运动的属性而言,篮球、排球与足球等等,不存在冲突,更不存在什么排斥关系,它们既是大众运动,又对人们体质的改善大有益处。体育要全面发展,百花齐放,决不能搞单打一。如果单搞足球,就是踢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呢?

为什么会出现用足球替代其他体育项目的现象?无论是地方、学校对足球改革方向和追求的误读,还是为了出风头搞噱头,再或者是为了争取经费,趁机扩大地盘,这些苗头性都应引起重视。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可足球却是国人心中的痛。不仅是因为国足的成绩不理想,更是由于频繁出现的假球、赌球、黑哨等丑闻。因此,必须用彻底的改革,扫清国足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要想完成绿茵场上的崛起,我国既需要更健康的足球体制,也需要更庞大的足球人口。

中国的球迷需要的不仅热情,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足球从来都不是一项投入后就能立竿见影的事业,它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夯实金字塔的底部,让更多孩子喜欢足球,享受足球,决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