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枣庄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3月31日 星期
招聘信息与实际薪酬可能不符
面对诱人工资可得留个心眼儿


春节过后,大量外乡打工者陆续涌入枣城,由此引发了一股招工热潮,街道上和店铺门口也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招工信息。然而近日却有市民反映,在这大量的招工信息之中,存在部分招工信息与实际薪酬不相符的现象,让不少打工者感到心烦无奈。律师表示,对于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000元的工资到手仅1500元

家住市中区文化路上的小程最近心情很是郁闷,原因是刚刚熟悉新工作的流程,便辞职不干了。“说起辞职的理由,那更是气人,明明看到招工广告上说每月有2000块钱的工资可拿,可实际干了两个月后才发现,到手的工资才1500块钱,这怎么能不让人憋火?”小程气愤地说。

原来,去年才刚大学毕业的小程一直没有找工作,他打算在今年三四月份找个工作赚点钱。碰巧一次逛街的时候看到路边贴有一张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某广告公司招聘平面设计人员,小程心想自己本身就是学习的这个专业,为何不试试呢?再仔细一看,学历等各项要求都符合他的自身条件,试用期是1000元,一月后转正,月薪是2000到3000元,一个月4个休息日,再加上公司定时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等条件,小程感到十分满意。于是便按照招聘上面的联系方式联系了该公司的负责人,并与对方约定在第二天面试。

“说是面试,其实也就是问问我有没有经验,能不能吃苦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小程表示,满以为这么好的条件面试一定很难通过的,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了面试,于是小程工作起来更是兢兢业业,希望可以尽快熟悉这里的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小程已经转正一个月了,可是在领工资的时候,小程有些不乐意了。“不是说转正后2000到3000块钱吗?为什么我才领了1500多块钱,我不图能领到3000块钱,但至少也得给我2000块钱吧。”不明所以的小程询问同事后才得知,他们也是一样的情况。原来,单位所谓的2000到3000元工资,是有些笼统的说法,其实这里面是由1000元的底薪和部分绩效工资组成的,也就是说,干的越多,绩效工资也就越多。据同事们所讲,每月干的最多加上底薪也就是2200元左右,是不可能达到所谓的3000块钱的。“所谓的一个月休息4日倒是真的,但休息了就不能领取一月200块钱的全勤奖了,公司组织旅游也是真的,不过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这样算来,招聘启事上面的信息倒全是真的,但又充满了欺骗的味道。”一气之下,小程选择了辞职。

遇招聘广告欺诈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9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有过和小程类似的经历,被招聘广告上的丰厚待遇所吸引,而实际领取报酬时,却达不到招聘广告上所写的待遇标准。

在市区某街道上,记者看到墙壁上张贴了不少的招聘广告。其中有的广告明确标注了工资薪酬的计算标准,包括底薪、绩效、全勤、奖金以及加班费的计算方式,让人一目了然。然而有的招聘广告上面却并非如此,只是列出了月薪几千到几千之间,并无具体的数额,很容易产生误导。

“现在用人单位有好多都不给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我们也不懂这些,到最后辞职的时候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任何的凭证,我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和小程一样,孟先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事后他想申请劳动仲裁,可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针对这些现象,记者咨询了龙头律师事务所的何为律师,他表示,对于街道上面的招聘广告和网上的招聘信息都不可过于轻信,因为目前有一些单位习惯使用笼统的说法把待遇标注得过高,从而达到吸引求职者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招聘手段,求职者应当在进一步的面试协商中,向用人单位负责人问清楚具体的工作待遇、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地点。

“这里的工作待遇包括很多,比如底薪多少,绩效工资怎么计算,奖金有没有,一个月几天休息日,会不会影响到全勤奖之类的,还有吃住、旅游等福利是否含有等等。”何为表示,有的单位还会要求求职者交押金,这个时候不要盲目相信对方,要考虑对方是否是发布虚假广告进行诈骗的团伙,三思而后行。

确定好工作的薪酬以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可以选择离去了,以免以后工作不满意时再多做抱怨;如果觉得工作还不错,则向对方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很重要,里面会明确标注着你的工作内容和薪酬,以后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份凭据。”针对一些单位不给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何为表示,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须在一个月之内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那么从第三个月到第十二个月的时间内,每月的工资要按双倍的薪酬支付。

“如果用工单位不按劳动合同上面的内容来执行的话,职工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还有的用工单位说好的职工加班要给加班费,实际却不给加班费,这种现象属于明显的欺诈员工,也是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何为说。

(记者 董艳)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