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城区安侨公寓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婆媳,四川婆婆和枣庄儿媳并没有因为年龄与地域的差异而形成代沟,反而儿媳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孝顺,婆婆把儿媳当女儿一样疼爱,这对婆媳在邻居眼中处得犹如母女一般令人羡慕。出嫁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儿媳为了婆婆系起围裙学做川菜。
今年54岁的康女士是四川人,去年丈夫去世后,便来枣庄与儿子和儿媳住在一起。回忆起刚来枣庄的时候,康女士坦言最担心的就是与儿媳妇相处不好,为难儿子。儿子结婚不到两年,康女士的丈夫就因病去世了。儿子不放心康女士一个人在四川,就把她接到了枣庄。起初康女士担心打扰儿子和儿媳的二人世界,毕竟这年头愿意和婆婆一起生活的儿媳妇不是很多。“我是四川人,也不会说普通话,不会做北方菜,以后帮儿子带孙子的时候也怕孙子跟我学得一口四川口音影响他以后上学时学习普通话。但是没想到我和儿媳相处的还算不错。有段时间,儿媳被别的单位借调,每天早晨要比平时早起1个小时去上班。为了儿媳能在上班前吃上一口热乎饭,我便天一亮就起床熬她爱喝的稀饭,再去外面给她和儿子买早餐。”康女士说。
其实让康女士来枣庄定居是儿媳提出来的,儿媳觉得公公不在了,婆婆一个人在四川没人照顾,便向老公提出让婆婆和他们一起过。“我婆婆人好,对我也好,我相信以后我们能一直这么融洽地生活下去。”康女士的儿媳陆女士说,“在我看来,婆媳之间出问题肯定是双方没有付出真心。我上班路远,早上起不来,我婆婆便连续早起近一个月给我和老公做早餐。这便让我从心底里觉得感动。”
陆女士有时会喊着婆婆一起去逛街,网购的时也会帮婆婆挑几件需要的东西。有时在小区里散步,邻里都以为她们是母女。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康女士发现儿媳是一个特别懂事孝顺的孩子,康女士也真心把她当女儿一样疼爱。
前段时间,康女士一家看电视时,看到了一个教做川菜的美食节目。康女士就随口说了一句,好久没吃到正宗的川菜了,但是没想到这一句话,被儿媳记在心里了。儿媳就上网搜罗食谱自己在家做川菜给婆婆吃。康女士说:“她特地从网上搜罗了好几天的食谱,从淘宝上专门买的四川调料,学做毛血旺和水煮鱼等四川名菜。这份心意,就是亲闺女也不一定有啊。所以我特别感动,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生活的特别愉快。”
(记者 刘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