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炸一串里脊、一串蘑菇,再来一串鱼豆腐,夹到饼里!”晚上11点多,在滕州市新兴中路,一辆贩卖“里脊肉饼”的电动三轮车旁不时响起顾客点餐的声音。夜深人静,早春的寒气还未退尽,整条路段上,只有这个装着玻璃展示柜的小摊,还亮着一盏散发着温暖的白炽灯。
摊主的名字叫孙涛,早年下学后,学过厨师、开过饭店、做过多个西餐厅的厨师长,他今年24岁,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
年轻又缺乏资历,这让孙涛在餐饮行业狠狠地摔打了几年。“我最早在薛城区一家羊肉汤馆做学徒,开始时每天扫地擦桌子,又掂了三个月的锅,才把手艺学了过来。”谈起学艺经历,孙涛感慨地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学西餐,后来在江苏省江阴市的一家西餐厅里,从一个学徒开始,用了5年的时间,坐到了厨师长的位置。”在外地奔波的生活让孙涛学会了精打细算,深深地体会到生存不易,当他觉得自己手艺比较成熟的时候,决定回到老家滕州发展。
“刚回来时,我做过小吃生意,每天早晨4点半便开始准备食材,当时我准备了一个大钱箱,满心希望能够很快把它填满,可现实是残酷的。在这期间,我一边打工,一边寻找着商机。”孙涛说,“我跟别人学习炸鸡的秘方,学成后教给朋友,使他们的收入从每天上百元增加到了上千元,可是我自己却没有干。有一天,我去荆河公园玩,尝到了里脊肉饼,忽然感觉这个值得一做。”
经过充分的准备,孙涛的“里脊肉饼”小摊开业了,由于没有经验,开始时他像个无头苍蝇,四处找地方摆摊。“我在公交车站旁摆过,在大路边也摆过,还深入过小区,也遇上过城管,被拔过电动车钥匙。”孙涛笑着说,“最后我来到了新兴路上。”
凭借着自己在餐饮行业的经历,孙涛屡经尝试,最终调制出了独特的配方。“一些出租车司机经常来吃,附近小区的顾客也经常来光顾,有人问我‘饼里的酱这么好吃,在哪买的’时,我就会指着写在展示柜上的‘秘制酱汁’四个字给他们看。”孙涛说,“马云说过,做生意要学会让利,所以我经常给顾客一些优惠,现在基本来得都是回头客。人要一步步走,做事要坚持,现在的生意一个月好过一个月,有一次我晚上收摊了,一位顾客追着我的车子跑了400米,还坚持让我做给他吃。”
(特约记者 赵宁)